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2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宦海》第二○回:「做大員的這樣苟且偷安,做屬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高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唐.王勃〈滕王閣序〉:「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形容賓客眾多。《三國演義》第四○回:「幼時往見中郎蔡邕,時邕高朋滿座,聞粲至,倒履迎之。」
領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味、欣賞。宋.陸游〈弋陽縣驛〉詩:「喚船野渡逢迎雪,攜酒溪頭領略梅。」《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什麼淺草公園、吉野公園,饒源生也都領略一二。」
便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善辯,阿諛逢迎。《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唐.陳鴻《長恨傳》:「蓋才智明慧,善巧便佞,先意希旨,有不可形容者。」
吮癰舐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吮癰,秦王有病召醫診治,能使膿瘡破痤的,給車一輛,能用嘴舐痔瘡的,給車五輛。見《莊子.列御寇》。舐痔,漢代鄧通則用嘴為文帝吮吸膿瘡而得到富貴。見《漢書.卷九三.佞幸傳.鄧通傳》。後以吮癰舐痔比喻諂媚之徒逢迎阿順權貴的卑鄙行為。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附勢趨權,不辭吮癰舐痔,市恩固寵,那知瀝膽披肝。」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惑」本指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在所引典源《莊子.天地》中提到,世界上有很多善於逢迎諂媚的人,卻不自認為在逢迎諂媚,如果有人指責他們在逢迎諂媚,他們反而會非常生氣;而與這些人一起同聲附和,卻不認為自己跟他們一樣是在阿諛奉承,這樣的人真是愚笨極了。因此莊子認為︰「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愚昧的,那他還不算是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因為一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這是愚笨的行為。後來「大惑不解」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對事物感到非常疑惑,無法了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承、巴結。如:「逢迎諂媚」。《論語.學而》:「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巴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逢迎、討好、趨奉、趨承
奉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承受的敬詞。《左傳.昭公七年》:「奉承以來,弗敢失隕。」
2.諂媚討好他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況且崔寧一路買酒買食,奉承得他好,回去時,就隱惡而揚善了。」《儒林外史》第三回:「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
迎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逢迎,揣測人意而投其所好。《資治通鑑.卷二二○.唐紀三十六.肅宗至德二年》:「於承平之日,無一言以規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苟容,以竊富貴。」《文明小史》第二三回:「魏總辦實在看不過,無奈深曉得這位撫臺的意思,正顯得他能吃苦,並非自己不願供給,他今要迎合他的意思,只得如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