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14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沈默的治療性(sil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任助人者,或是不了解沈默目的時,用沈默會有潛在的傷害,個案可能會感到被孤立、無法和助人者接觸、不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助人者必須要評估個案在沈默中的狀態,並決定是否繼續或打破沉默。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沈默的治療性英文關鍵字:silence 參考資料1.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蓉(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五南。p.1742.Clara E. Hill (2006).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林美珠、田秀蘭合譯)。台北市:學富文化。p.173-174
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深入細膩的修行方法。隋.智顗〈觀無量壽佛經疏.序〉:「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騖,可謂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
當家方知柴米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難。如:「當家方知柴米貴,如今你終於知道要多加考量了吧!」也作「當家纔知柴米價」。
婆心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禪的時候,也被黃檗棒打三次。當時他在黃檗身邊習禪許久,一天,首座和尚睦州勉勵他去參問師父,但他不知道要問什麼,和尚就建議他可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意。」臨濟就跑去問師父,但黃檗沒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一頓。臨濟連續問了三次,就被打三次。他覺得自己很笨,沒有辦法了解師父的意思,想要離開。首座和尚來找黃檗,希望黃檗能開示臨濟。臨濟來向黃檗告辭時,黃檗要他去見大愚和尚。臨濟見到大愚和尚,大愚和尚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他說:「我從黃檗處來。」大愚和尚問:「黃檗對你有什麼教導?」臨濟說:「我三次問祖師西來意,三次都被打一頓,到現在還不知道錯在哪裡。」大愚和尚說:「你師父真愛徒心切,為了讓你能澈底解...
士別三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自己不斷進步。”呂蒙推託說:“在軍營中常常苦於事務繁多,恐怕不容許再讀書了。”孫權耐心指出:“我難道要你們去鑽研經書做博士嗎?只不過叫你們多流覽些書,瞭解歷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這樣多呢?我年輕時就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周易》。自我執政以來,又仔細研究了 ‘三史’ (《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覺得大有收益。像你們二人,思想氣質穎悟,學習一定會有收益,怎麼可以不讀書呢?應該先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以及‘三史’。孫子曾...
當務為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當務之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當務之急」原作「當務為急」。孟子是戰國時代的大思想家,曾教導子弟做事一定要知道輕重緩急。他說一個有智慧的人,對什麼事都清楚明瞭,但仍知道要先完成當前最急迫的事;一個仁慈的人,對什麼都給予關愛,但仍知道要先親近有賢德的人。孟子告訴學生,凡事都要先認清優先順序,先完成當下最急切的事,這叫做「知務」,也就是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後來「當務之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當前最急迫要做的事。
鬼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做正事,糊塗度日。《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誰知聞人生的心,卻不在此處,鬼混了兩三日,推道要到場前,尋下處。」
要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的事務。《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漢書.卷七五.翼奉傳》:「臣聞之於師,治道要務,在知下之邪正。」
比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為梵語bhikṣu的音譯。《大寶積經》卷一:「譬如今世多聞比丘住阿蘭若,或聚落中。」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釋門大道要參修,開闡宗源老比丘。」也譯作「比邱」、「苾芻」。
搜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章摘句」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典源出自《吳書》。三國時劉備蜀軍攻打東吳,吳主孫權派使者趙咨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用嘲笑的語氣問趙咨:「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嗎?」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覽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