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4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陳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託鄉情。但作為追逐功名的知識分子,因不得志,鬱鬱不歡,漸漸“消磨世人名利心,淡若岩間一流水”(《贈野老》),甚至心灰意倦,“無因得似滄溟叟,始憶離巣已倦飛”。南唐時,隱居洪州西山,不知所終。陳陶留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得《陳嵩伯詩集》二卷,編入《全唐詩》。 觀點 晚唐時期,中央王朝在宦官專政、朋黨交爭的局面下,日趨衰微,藩鎮勢力強大,中央政令不通,人民輾轉在重重剝削壓迫之下,階級矛盾十分尖銳。作為出身寒微的知識分子,陳陶目睹大唐帝國的內憂外患,政治腐敗,卻不甘虛度年華,思索“如何名金波,不共水東流”,他自詡為“谷...
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聲的悲泣。唐.杜甫〈哀江頭〉詩:「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三國演義》第三回:「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中。 」
玉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酒的代稱。宋.辛棄疾〈鷓鴣天.石壁虛雲積漸高〉詞:「呼玉友,薦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下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吞下、嚥下。《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野老進粟飯,上與后共食,粗糲不能下咽。」《文明小史》第二○回:「因為棧房裡的菜不堪下咽,都是自己添的菜,卻被劉學深風捲殘雲吃了一個淨光。」
酣嬉淋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其暢達痛快的樣子。宋.歐陽修〈釋祕演詩集序〉:「曼卿亦不屈以求合。無所放其意,則往往從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顛倒而不厭。」也作「酣暢淋漓」。
有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年。《詩經.小雅.甫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唐.包何〈和程員外春日東郊即事〉詩:「郎官休浣憐遲日,野老歡娛為有年。」
粟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糙的飯。唐.李華〈東都聖善寺無畏三藏碑〉:「見油餌尚溫,粟飯餘暖。」《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野老進粟飯,上與后共食,粗糲不能下咽。」
樵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柴的人。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書〉:「其或蹲林臥石,籍卉班荊,不過田畯野老,漁父樵客。」唐.皮日休〈奉和魯望樵人詩.樵風〉:「野船渡樵客,來往平波中。」
卑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稱的謙詞。宋.王楙《野老紀聞》:「子由代兄作中書舍人,啟稱:『伏念某草茅下士,蓬蓽書生。』子瞻以筆圈『伏念某』,用『但卑末』三字。」《董西廂》卷三:「侵晨等到合昏個,不曾湯個水米,便不餓損卑末?」
曝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晒背。指在太陽下工作。唐.李頎〈野老曝背〉詩:「百歲老翁不種田,惟知曝背樂殘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