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星的簡稱。參見「流星」條。《六部成語註解.兵部》:「麥穗流星:麥穗者,俗名三截棍,堅木短棍三根,以鐵練成一處。流星乃圓形鐵球繫以絲繩,皆古器。」
鶻崙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趙州老漢是個無事底人,你輕輕問著,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嚥;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崙7>吞個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 (2) 趙州:釋從諗(西元778∼897),唐高僧。諗,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
鍛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熟鐵、銅、鋁等金屬物質在半熔融的狀態下,加以擊而使之接合。
渾崙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趙州老漢是個無事底人,你輕輕問著,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嚥;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崙7>吞個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 (2) 趙州:釋從諗(西元778∼897),唐高僧。諗,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
省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會晤、相見。元.湯式〈望遠行.雪花風飄飄冷透屏幃〉曲:「那一場省會。玉纖手忙將這俏冤家耳腮上。」
發展式的五段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和頭腦,也舒暢一下工作前的情緒。 二、材料的特質及安全性介紹小班的孩子還沒有能力做造型,可以給他鐵去敲打、用切蛋糕的塑膠刀去切泥塊、用筷子去戳洞洞,目的是要讓孩子從執行中對自己感到「滿意」並得到「愉快的工作經驗」;中班的孩子已有做造型的能力,就盡量讓他嘗試用手去捏他所要的樣子;到大班就要求他做出有立體感、能站起來的東西,我們要和他談力和支撐及品質的觀念。 三、孩子自由地創作知道材料的特質性以後,他開始試著完成自己。在孩子創自過程中,大人其實不必急著去教他太多技巧,只要他敢動手畫,就是在執行他自己,等到老師和孩子建立起...
鐘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寬度和厚度相同、長短不等的長方形鋁合金片或鋼片製成音片。為英語Glockenspiel的意譯。常見的形式有兩種:用於樂隊的普通鐘琴,音片按鋼琴黑白鍵的序列,排列在梯形盒內,演奏時用槌敲擊音片的中間。用於笛鼓樂隊的鐘琴,音片自上而下橫列於框架上,演奏時左手將琴舉起,右手執敲擊。
渾淪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趙州老漢是個無事底人,你輕輕問著,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嚥;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崙7>吞個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 (2) 趙州:釋從諗(西元778∼897),唐高僧。諗,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
鐵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製的錘子。也作「鐵」。
渾掄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峰5>:「承聞和尚親見延壽6>來,是否?」峰云:「山前麥熟也未?」正對得趙州答此僧話,渾似兩個無孔鐵。趙州老漢是個無事底人,你輕輕問著,便換卻你眼睛。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嚥;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崙7>吞個棗。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 (2) 趙州:釋從諗(西元778∼897),唐高僧。諗,音ㄕㄣˇ。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