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011 ms
共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掛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家一年莊稼收成完畢。
|
鐮刀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後足部的距跟關節,距舟關節與跟蹠關節,將足內緣上舉的動作稱內翻,將足外緣上舉的動作稱外翻。內外翻動作,可使足部獲得調整,以便在不平坦的地面上發揮功能。內外翻平均約為5度,內翻為鐮刀足。
|
草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草時所使用的刀具。例:阿爸使用草鐮來割草。(爸爸使用草鐮來割草。)
|
鐮葉耳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離脈,葉緣鋸齒,多少有芒刺,葉脈末端無泌水孔,葉草質至革質,不具長尖刺,葉緣具軟骨邊。
|
梅峰鐮鬚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2-13mm;觸角絲狀,雄蟲者粗各節具有一對長剛毛,而近基部1/3處具有一瘤突;體軀與前翅淡灰褐色,鱗片密集而帶有光澤;前翅頂角突出,外緣向外彎,前中線與亞外緣線近前緣1/3段向外彎曲,端室斑灰黑色,C形,亞外緣線土黃色並具有暗褐色內暈,微向基部彎曲,頂角具有黑斑;後翅灰褐色,中線灰黑色向外微彎,亞外緣線黃褐色,近內緣1/5處稍折曲,此線內緣參暗褐色暈。外觀近似亞三角鐮鬚裳蛾(Zanclognatha subtriplex),然後者前翅色調較暗無光澤,亞外緣線較黑,此外棲息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而該種主要棲息於低中海拔山區,僅有少數紀錄超過2000公尺。
|
鐮吻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Zanclorhynchus spinifer (Günther, 1880)
體延長,極側扁。頭大,側扁;吻尖突,較眼徑長。口細小,口裂端位,末端不及鼻孔下方;上下頜及鋤骨均具細齒。鼻孔上方、眶前骨後端、眼正上方及鰓蓋骨上各具強大的硬棘。體被退化埋於皮膚下但具有小棘的鱗;側線發達,具棘。背鰭2枚,第一背鰭具8~10硬棘,第3棘最強大;第二背鰭具12~15不分枝的軟條;胸鰭下位,具9不分枝軟條;尾鰭截形。體色多變。
紐西蘭附近之冷水域。
底棲性魚類,喜棲息性砂泥區,亦常被發現於藻床區,棲息深度由淺水域5公尺至深達340公尺處。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主要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前鰭鮋科(Family Congiopodidae),Pigfishes,Racehorses
|
單點鐮翅青尺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印度鐮齒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柔軟,前部較粗大,向後而逐漸側扁而細。頭中大,背部圓滑,頭長大於體高。吻甚短,前端圓鈍形。眼細小。口大,斜裂;上頜骨末端延伸至鰓孔前緣;兩頜齒呈帶狀,部分彎曲,互不對稱;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口閉合時,頜骨齒向外露。體前部裸露無鱗,後部被細小圓鱗,鱗薄,易脫落;側線中直。背鰭單一,與腹鰭相對,具軟條11-13;脂鰭細小;胸鰭細長,其長大於頭長;尾鰭三叉形。體呈灰乳白色;頭背部及兩側半透明狀,具淡灰色小點。各鰭灰黑色,有時腹及臀鰭色淡。
|
八重山鐮鬚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雄蟲 19-20mm,前翅長 11-12mm;觸角絲狀,雄蟲者粗各節具有一對長剛毛,近基部1/3處具有一瘤突;體軀與前翅褐色;前翅頂角突出,外緣向外彎,前中線深褐色、於中段具兩次折曲,端室斑ㄑ字形、深褐色,後中線於腎紋外側段向外突出,亞外緣線由頂角延伸而出、褐色內襯有棕色暈,頂角具有一黑色斑暈,外緣黃褐色內襯黑邊;後翅灰褐色,亞外緣線黃褐色,近內緣1/4處稍折曲,此線內緣參暗棕暈。外觀近似棕鐮鬚裳蛾(Zanclognatha nakatomii),然該種體型稍大(展翅長21-23mm),前翅亞外緣內襯之暗棕暈帶較寬較明顯而可作初步辨識。
|
三岔鐮翅綠尺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