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8.74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雨後的明月。《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
讀書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宜讀書的三種餘暇。指冬天、夜晚、陰雨天。《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疏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漏水。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天陰雨,有些疏漏麼?」
風光月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三朝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文字:「茫茫往古,繼繼來今,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風光霽月之時少,陰雨晦冥之時多;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
疼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痛。《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二哥活受地獄,疼痛如何擔負?」
綢繆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未雨綢繆」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豳風.鴟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迨1>天之未陰雨,徹2>彼桑土3>,綢繆4>牖戶5>。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注解〕 (1) 迨:趁、乘。 (2) 徹:剝。徹,通撤。 (3) 桑土:桑根。土,通杜。《廣雅.釋草》︰「杜,根也。」 (4) 綢繆:音ㄔㄡˊ ㄇㄡˊ。纏縛。引申為修補,使之堅固。 (5) 牖戶:門窗。牖,音|ㄡˇ,窗戶。
撤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撤退、退兵。《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玄德聞得此信,乘陰雨撤兵,棄盱眙而走,思欲東取廣陵。」
徹桑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未雨綢繆」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豳風.鴟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迨1>天之未陰雨,徹2>彼桑土3>,綢繆4>牖戶5>。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注解〕 (1) 迨:趁、乘。 (2) 徹:剝。徹,通撤。 (3) 桑土:桑根。土,通杜。《廣雅.釋草》︰「杜,根也。」 (4) 綢繆:音ㄔㄡˊ ㄇㄡˊ。纏縛。引申為修補,使之堅固。 (5) 牖戶:門窗。牖,音|ㄡˇ,窗戶。
梅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夏時期從中國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經朝鮮半島南端到日本南部雨期較長的連陰雨。因時值江南梅子黃熟,故名。由於這段時間多陰雨,物體極易受潮霉爛,因而也稱霉雨。梅雨是中國春夏交替時江淮流域氣候的重要特色,主要發生在宜昌以東,北緯26°~34°之間的地區。1.特徵:梅雨天氣的主要特徵是雨量多、雨日長、濕度大、雲量多、日照時間短、地面風力較弱、降水多屬連續性,也有陣雨和雷暴,並且常常是大雨或暴雨。2.成因:(1)梅雨產生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邊緣的鋒區,是極...
黃梅時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四、五月間,梅子正當成熟的時候。此時正值春末夏初,江南雨水最多,常陰雨連綿多日不晴。《儒林外史》第一回:「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