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信口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自於《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榮無辱,任樂任喜,端的是信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
拒學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拒絕上學表現的兒童大多是較年幼而依賴性較強的,可能幼時分離焦慮的不當延續或與家庭氣氛有關,因常伴隨心身症的症狀,所以常歸因為內在情緒問困擾,而且有一種強迫性的傾向。 症狀拒學症大多涵蓋三部分,分別為身心症狀、抗拒行為、心理症狀。 身心症狀在面對上學時會出現,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頭痛、胃痛等,但在生理上卻無任何異常病因,而當這些孩童被強迫上學後,常常會因為身體不適到保健事休息的情況。而如果有順利逃避上學的孩童,會在請假後症狀減緩。 抗拒行為孩童會出現口語上的拒學、反抗上學、發牢騷、哭訴、易怒、等現象。有的甚至...
一飲一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類適情於林籟,隨心飲食,逍遙自在。語本《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蔪畜乎樊中。」後泛指人的飲食。唐.高郢〈沙洲獨鳥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左右逢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左右逢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左右逢源」原作「左右逢原」。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重要思想家,在政治觀上繼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孟子》一書為弟子輯其所述而成,其中可見他對孔子理念的傳承,並可得見他完整的思想體系。其中〈離婁〉一篇多論仁政及盡倫希聖之事,典源所從出的這段文字,講述的是為學應有的態度。孟子以為要追求精到深入的學問,必須用心去體會。若能自得於心,則所學才能深固,應用起知識才能隨心所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後來「左右逢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後則泛用於比喻辦事得心應手或處事圓融。
縱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隨心所欲」。見「隨心所欲」條。01.元.王惲〈與左山商公論書序〉:「如楊少師維摩等帖,天真爛熳,上法二王,下與魯公爭衡,至縱心所欲,皆寓正筆而不踰矩。」
扭扭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成為美國的流行舞,因頗具特色,所以廣受歡迎,流行於全球。特徵是強調臀部的擺動,與舞伴互不接觸,一面扭一面跳,舞者可以隨心所欲的創作舞步,而配合四分之二拍的搖滾節奏舞蹈。
齊驅並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豆之合黃矣。是以駟牡異力1>,而六轡如琴2>;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3>;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隨心,修短在手,齊其步驟,總轡而已。 〔注解〕 (1) 駟牡異力:共駕一車的四匹雄馬力不齊一。駟,音ㄙˋ。四匹馬。牡,音ㄇㄨˇ,雄性鳥獸。 (2) 六轡如琴:控制馬的六條韁繩如琴音般的和諧。轡,音ㄆㄟˋ,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 (3) 一轂統輻:一轂統轄很多輪輻。轂,音ㄍㄨˇ,車輪中心穿軸承輻的部位。輻,車輪中湊集於轂上的直木。
艾里克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疏離,感寂寞、孤獨7中年期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熱愛家庭關懷社會不關別人與社會8老年期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隨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舊事,淒涼孤獨資料來源 張春心(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齊驅並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豆之合黃矣。是以駟牡異力1>,而六轡如琴2>;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3>;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隨心,修短在手,齊其步驟,總轡而已。 〔注解〕 (1) 駟牡異力:共駕一車的四匹雄馬力不齊一。駟,音ㄙˋ。四匹馬。牡,音ㄇㄨˇ,雄性鳥獸。 (2) 六轡如琴:控制馬的六條韁繩如琴音般的和諧。轡,音ㄆㄟˋ,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 (3) 一轂統輻:一轂統轄很多輪輻。轂,音ㄍㄨˇ,車輪中心穿軸承輻的部位。輻,車輪中湊集於轂上的直木。
信口開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自於《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一折》:「似我山間林下的野人,無榮無辱,任樂任喜,端的是信口開河,隨心放蕩,不受拘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