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9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俗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俗的觀念。唐.白居易〈玩松竹〉詩二首之一:「幽懷一以合,俗念隨緣息。」
閉戶斲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門造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雲寺和尚》1>所言三等普賢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勝、劣、大義,三等普賢也。所言一人者,初頓證實際之時,即文殊;今隨緣行行之時,即普賢,故名為一人也,此是通取內證外化也。若以內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2>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3>是也;《華嚴》4>者,隨緣之行,故普賢5>是也。此旦6>一佛二菩薩7>,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8>,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注解...
義不容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推卻。「義不容卻」猶「義不容辭」。見「義不容辭」條。01.清.隨緣居士《林蘭香》第一一回:「全老大人始終玉成,今日此來,義不容卻。」
閉造出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門造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雲寺和尚》1>所言三等普賢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勝、劣、大義,三等普賢也。所言一人者,初頓證實際之時,即文殊;今隨緣行行之時,即普賢,故名為一人也,此是通取內證外化也。若以內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2>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3>是也;《華嚴》4>者,隨緣之行,故普賢5>是也。此旦6>一佛二菩薩7>,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8>,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注解...
問長問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詢問。《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隨緣兒又哭著,圍著他老子問長問短。」《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兩個人拉著手問長問短,站著說了半天話。」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偈(音ㄐㄧˋ,佛教文學的詩歌,無韻)送他,大意是說:「十年聚首於龍峰寺,突然領悟一切本空,從今離去隨緣隱居起來,最好不要將名字留存於世間。」結果崇覺空禪師後來落腳於天臺山,不但未能隱姓埋名,而且聲名遠近皆知。果然,不久之後,禪院失火,禪師除了勞動於土木重建外,對於傳道解惑的功課未曾懈怠。也許是對無法遵循死心禪師的囑咐,有所愧疚,他曾經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
影不離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形影不離」。見「形影不離」條。01.清.隨緣居士《林蘭香》第四回:「花夫人看看笑道:『他姊妹影不離形,形不離影,好似一對小夫妻。』」
造車合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門造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祖堂集.卷二○.五冠山瑞雲寺和尚》1>所言三等普賢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勝、劣、大義,三等普賢也。所言一人者,初頓證實際之時,即文殊;今隨緣行行之時,即普賢,故名為一人也,此是通取內證外化也。若以內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2>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3>是也;《華嚴》4>者,隨緣之行,故普賢5>是也。此旦6>一佛二菩薩7>,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8>,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注解...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偈(音ㄐㄧˋ,佛教文學的詩歌,無韻)送他,大意是說:「十年聚首於龍峰寺,突然領悟一切本空,從今離去隨緣隱居起來,最好不要將名字留存於世間。」結果崇覺空禪師後來落腳於天臺山,不但未能隱姓埋名,而且聲名遠近皆知。果然,不久之後,禪院失火,禪師除了勞動於土木重建外,對於傳道解惑的功課未曾懈怠。也許是對無法遵循死心禪師的囑咐,有所愧疚,他曾經作了一首野狐偈頌(佛教詩歌,四言一句),大意是說:「若要含血噴人,必先弄髒了自己嘴巴。自己就一隻不守清規的野狐,每天說一些自以為是的佛法,不就像野狐迷了路,狂走一般。這時要有一聲棒喝,將野狐喚回,急煞步中,野狐骨碌翻了個筋斗。」百丈和野狐,在佛教中都具特殊意思。...
形不離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形影不離」。見「形影不離」條。01.清.隨緣居士《林蘭香》第四回:「花夫人看看笑道:『他姊妹影不離形,形不離影,好似一對小夫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