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躍馬揚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上馬背揮動鞭子。形容飛快奔馳前進。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馬揚鞭,插箭彎弓。」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親承朝命賑飢荒,躍馬揚鞭到此方。」
|
先吾著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我先策馬而去。比喻爭先報國。語本《晉書.卷六二.列傳.劉琨》:「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後泛指別人比自己搶先一步。如:「吃飯時間一到,大夥兒爭先恐後,只怕別人先吾著鞭。」
|
虎斑鞭尾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長僅為魚體全長的三分之一。頜部較短且圓鈍。鰓孔前上方的鰓位側線孔1個。齒細長而尖,頜齒兩列;鋤骨齒單列。脊椎骨數116。身體底色為橙黃色;周身遍佈許多具有黃色邊緣的黑褐色斑塊;吻和頜部具有黑色小斑點。前、後鼻管長度相近,呈白色。部份大型個體後鼻管膨大如囊狀。以前所記載之虎斑鰭尾鯙(Uropterygius tigrinus )為本種之異名。
|
蒲鞭示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有罪過的人,只以蒲鞭稍加處罰,使對方能知恥改正。典出《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後比喻為政仁慈寬厚,或指極輕的刑罰。也作「蒲鞭不施」、「蒲鞭不用」。
|
放鞭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放爆竹。多用於喜慶節日。如:「放鞭炮是華人新年的傳統習俗。」
|
良馬見鞭影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有才德者,能自我要求,不用他人督促。《景德傳燈錄.卷二七.諸方雜舉徵拈代別語》:「外道問佛云:『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禮拜云:『善哉世尊,……令我得入。』……阿難問佛云:『外道以何所證而言得入?』佛云:『如世間良馬見鞭影而行。』」
|
鞭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鞭子抽打。《國語.吳語》:「越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木馬不能行,亦不費食,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也作「鞭打」。
|
鞭不及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力量有所不及。參見「鞭長莫及」條。《宋史.卷四○五.李宗勉傳》:「荊、襄殘破,淮西正當南北之交,嵩之當置司淮西,則脈絡相連,可以應援;邈在鄂渚,豈無鞭不及腹之慮?」
|
鞭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蛋白質構成的鞭狀長毛,起自細胞膜,經細胞壁而伸出體外,其構造為中央具二條小纖維,周圍環繞九條雙重之小纖維之長毛。某些細菌、單細胞植物或游走孢子、配子或動物的精子具有鞭毛。可藉以游泳或運動。
|
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疲困乏力的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窮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懼嚴刑峻法的壓迫。意指為政者,應以仁存心,以民心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嚴法重懲加之於民,當以民眾利益為先。漢.桓寬《鹽鐵論.紹聖》:「梁氏內潰,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雖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