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85.16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山竹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紅色。 生態習性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中低海拔的樹林底層,習性相當隱密,不易發現蹤跡,在森林深處發出音階逐漸升高的"咕嚕、咕嚕"連續鳴叫聲。食物包括蚯蚓、昆蟲、植物的嫩葉、果實、種子等。 面臨問題野外觀察到的族群量不多,生活史並不清楚;常被山區居民認為是美食而被捕捉進食。<註1> 步伐輕巧的深山竹雞深山竹雞與其他森林雉科鳥類不同,並不喜好在林道上覓食,而是在密林的坡道上幾乎不發出聲響的穿梭覓食,因此在觀察的途中常被牠們先發現而提早閃避。<註2> 報時鳥深山竹雞通常在每天上午九點前比較容易鳴叫,下午...
聲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聲音高低升降的調子。如國音所分的陰平聲、陽平聲、上聲、去聲、輕聲等讀法,或音樂中音階的高低。[例]這段音樂聲調悠揚,是整首曲子的精華部分。
工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固有的音階符號,如上、尺、工、凡、合、四、乙等,統稱工尺。以此編成的曲譜稱為工尺譜。也作「工尺字兒」。
北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於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採七聲音階,音樂風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於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於南曲有入聲。現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五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音樂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也稱為「五聲」。
律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來校正樂音的器具。以十二個竹管製成,依管的長短來確定音階。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管稱「律」,包括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成偶數的六管稱「呂」,包括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鍾。後遂以律呂為音律的統稱。
中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音樂上指大音階或小音階的第三度音。
主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名詞。調式音階的第一個音。即形成音階的基礎音,調的名稱就以此音的音名命名。如C大調的主音為C,宮調式的主音為宮。也作「主調音」。
弓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樂器。其構造簡單,用一竹片彎成弓型,竹片兩端繫以絲線。演奏時,演奏者將弓琴一端靠在嘴邊,一端以手持,利用手的張、壓改變弦的鬆緊,再以另一手撥弦,利用弦的鬆緊改變而有高低音階,但音階表現力不大,偏向節奏的表現。
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源於中國,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由青銅鑄成,依照大小排列,常見十六鐘同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分為兩層,其形制隨音階的高低而不同,音愈高者,鐘形愈小;音愈低者,鐘形愈大。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西元一九七八年在湖北省隨縣曾出土一套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最龐大的樂器,共有六十五個鐘,橫跨五個八度音階,甚至每座鐘正鼓音與側鼓音分別可發出三度音程的音高,是中國古代祭祀典禮上重要的樂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