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字、作畫時用筆的力量。《新唐書.卷一五三.顏真卿傳》:「善正、草書,筆力遒婉,世寶傳之。」《老殘遊記》第三回:「只有中間掛著一幅中堂,只畫了一個人,彷彿列子御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筆力甚為遒勁。」
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供人臨摹或欣賞的書法拓印本。[例]初學書法的人,可從臨摹顏真卿、柳公權的法帖學起。
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字、作畫時用筆的方法。如:「作畫時,若使用不同的筆法,便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唐.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有群眾師張公求筆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
筆力透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力透紙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少年時曾拜張旭為師。有一次他向張旭請教書法用筆的道理,張旭說:「曾經聽褚遂良說過,用筆要像印泥畫沙一樣。當時一直無法悟得其中的道理。後來在一個島上,有一個佈滿沙土的地方,因為平坦乾淨,讓人看了,心裡就感到愉悅,想要拿起筆來書寫。於是用銳利的錐子在沙地上畫出勁拔峻險的形狀,也因此領悟了其中用筆的道理。書法用筆,要像用尖銳的東西在沙上作畫一樣,有時要隱藏筆鋒,顯現出深沉的感覺;當必須使用筆鋒時,就要遒勁有力,讓運筆的力量穿透到紙的另一面。如果可以達到同時呈現這兩種筆法的境界,自然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了。楷書與草書的運筆,如果能完全...
錯認顏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鄭薰誤認顏標為顏真卿之後代,因當時寇亂未平,為激勵忠烈,而以標為狀元。時人作詩嘲諷曰:「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典出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無名子謗議》。後以錯認顏標指頭腦糊塗,主觀行事而因誤致誤。
顏骨柳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顏真卿、柳公權的書法,筆力遒勁,故有「顏骨柳筋」之稱。《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不可再易,就請寫完罷了。」也作「顏筋柳骨」。
白蘋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太平寰宇記.卷九四.江南東道六.湖州》:「白蘋洲在霅溪之東南,去洲一里。洲上有魯公顏真卿芳亭,內有梁太守柳惲詩云:『汀洲采白蘋,日晚江南春。』因以為名。」
上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天子的父親。《新唐書.卷六.肅宗本紀》:「裴冕等請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靈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唐.顏真卿〈皇帝即位賀上皇表〉:「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踐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號曰上皇天帝。」
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真卿與柳公權的合稱。二人皆唐代有名的書法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至于字法上逼王鍾,下欺顏柳。」
篆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題篆文在碑額上。《舊唐書.卷一九○下.文苑傳下.李華傳》:「華嘗為魯山令元德秀墓碑,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後人爭模寫之,號為『四絕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