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猩紅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急性傳染病。病原為溶血性鏈球菌,可藉飛沫傳染。潛伏期約為三至七天。症狀為高燒、寒冷感、扁桃腺紅腫、舌根呈草莓狀、全身出現鮮紅小疹等。紅疹消失後會脫皮。嚴重者易併發腎炎或風溼熱。患者多為三歲到七歲的孩童。
癉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一種瘧疾。其主要症狀為發高燒、不打寒顫、胸悶煩燥、口渴、嘔吐等。
中耳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按病因可分為化膿性及非化膿性,前者由化膿性細菌侵入鼓室所引起,後者因耳咽管阻塞所致。按進程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起因大半是由於感冒時鼻子或喉嚨的細菌通過耳道,傳至中耳引起發炎。一般的症狀為耳朵內劇痛、聽力衰退、耳鳴、發高燒、耳朵內流膿等。嚴重時會導致聽力障礙。
扁桃腺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細菌感染的疾病,常與急性咽頭炎同時併發。主要症狀是發高燒、喉嚨痛、頭痛、疲倦、扁桃腺紅腫等。可分急性扁桃腺炎及慢性扁桃腺炎。
丹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散播性鏈球菌所引起的組織炎及淋巴管炎。患部皮膚紅腫、疼痛、易蔓延,多半引起高燒、淋巴腺腫及腦膜炎等併發症。
無菌性腦膜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即病毒性腦膜炎,由濾過性病毒引起,如感冒病毒及腸病毒等都會引發,有頭痛、高燒、嘔吐、頸部僵直等症狀,多數患者可經休息及服用止痛藥後便可痊癒。
脫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精血嚴重損耗,以致突然視力減弱的病變。如肝、腎二臟受到虧損而功能不全,會產生耳鳴、視力不清、長期高燒等症狀。
間歇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燒的型式之一,通常因感染引起,特點為在一天之中僅有幾個小時的發燒,而其餘的時間體溫是正常的。間歇熱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局部性細菌感染,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心內膜炎、結核病和瘧疾等。
黃熱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一種經由蚊子傳染病毒的急性傳染病。有發高燒、心跳遲緩、嘔吐、黏膜出血、黃疸等症狀。多見於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區。
打點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藥劑以慢速滴漏注入靜脈血管的注射方式。[例]他如果再持續高燒不退,恐怕就要送醫院打點滴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