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3.0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狐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epilemur leucopus (Major, 1894)
頭軀幹長30~35公分,尾長25.5~ 30.5公分,體重500~900公克,體背色灰褐色,腹部白或黃色。
馬達加斯加南端。
主要棲息環境為森林,樹棲性,但也下到地面,通常以躍進方式移動;只有在夜晚活動,白天在樹洞或密枝葉叢中休息,食物以葉和花為主,通常獨居,有領域性,族群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00~810隻不等,雌獸的活動範圍約0.15~0.32公頃,雄獸的活動範圍約0.2~0.46公頃,雄獸的領域與幾隻雌獸重疊;交配季節在5~8月,幼獸在9~12月出生,懷孕期120~150天,每胎生1仔,出生時體重約50公克,雌獸覓食時,會將幼獸留在窩內或緊抱著樹幹,約4個月大時斷奶,但幼獸可能跟隨雌獸1年以上,約1.5年性成熟,圈養下壽命可達12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靈長目(Order Primates)
狐猴科(Family Megaladap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圓而延長,近尾部處則是逐漸側扁。吻前端有一枚硬棘,但通常為厚皮所覆蓋。鰓蓋骨後方有一枚強棘,前鰓骨的下方具3枚強棘。基鰓骨中央及下咽有齒,主上頜骨大,其末端的寬度約相當於眼徑。除頭頂外,體均被鱗。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鰭部位,相癒合在一起,背鰭鰭條數85-90,臀鰭鰭條數71-77;腹鰭位於喉部,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鰭,但不及鰓蓋後線;尾鰭鰭條數9-11。側線非常直。體上半部褐色,下半部較淡。背鰭褐色,臀鰭淡色,均具暗緣。
五指絲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圓而延長,近尾部處則是逐漸側扁。吻端圓鈍。前鰓蓋骨下方有三枚強棘。基鰓骨中央具三枚齒板。眼大,眼徑約等於吻長。體被小圓鱗。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後部軟條與尾鰭相連。背鰭鰭條數86-99,臀鰭鰭條數 72-87;腹鰭位於前鰓蓋下方,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鰭;胸鰭鰭條數20-25,下方4-6根鰭條游離並比上面的鰭條更延長。體淡褐色。背鰭褐色,臀鰭淡 色,均具暗緣。
暗色獵神深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圓而延長,從腹部以後則逐漸側扁。前鼻孔和上唇距離非常接近。鰓蓋後方有一硬棘。眼睛很小,非常的接近吻端。體被圓鱗;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無側線。背鰭一枚,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柄的地方,但並沒有和尾鰭相癒合。背鰭鰭條數 74-75;臀鰭鰭條數 56-58;尾鰭鰭條數 14;縱列鱗數115。體呈淡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eobythites sivicola (Jordan & Snyder, 1901)
鳚的身體圓而延長,尾部則是側扁,在鰓蓋骨的後面有一尖銳的硬棘,其前鰓蓋骨的下方則有2根小棘;頭部及各鰭上密佈著許多極細的褐斑;腹鰭位於喉部,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身體腹部的體色呈灰白色,身體背部、背鰭、尾鰭和臀鰭的顏色為淡褐色,上面則有許多不同大小的白色斑點分布其上,這是本種魚分辨的一個主要特徵。體長通常是在20公分左右,最大體長則可達25公分。
鳚的分布是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域,從日本三崎、土佐灣以南一直到南中國海皆有記錄,台灣則在東港、大溪及南方澳等漁市場皆可看見,在鳚科中是屬於較常見的魚種。
鳚棲息水層,是在大陸棚上面的沙泥底質環境,由75公尺到200公尺深的水層中,都有分布,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
由於體型比較小且味道不佳,因此一般也都是被漁民棄置於下雜魚堆,做為養殖飼料,如要食用,可以辣炒九層塔或燉煮枸杞去腥一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鳚魚目(Order Ophid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鳚魚亞目(Suborder Ophidioidei)
鳚科(Family Ophidiidae),Cusk-eels
深水副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abrotula plagiophthalmus (Zugmayer, 1911)
吻圓鈍。皮膚鬆而薄,但不呈膠質狀,暗褐色或黑色。下頜具齒但齒數變化很大,每側由0~10顆組成,上和齒缺如,唯鋤骨偶而可見細齒。鰓被架膜與喉峽部分離。側線孔在體前部稍微突出外,後部位體中線達尾部。小型魚類,最大體長約5公分。
北大西洋。
深水底棲大洋性魚,一般棲息深度在800~2,000公尺間。卵胎生。
至今發現的數量不過是150隻左右,無經濟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鳚魚目(Order Ophid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深海亞目或深蛇鳚亞目(Suborder Bythitoidei)
副鬚鳚科(Family Parabrotulidae),False Brotulas
潘氏似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細長,側扁。前鼻孔和上唇距離非常接近。無鬚。眼大,吻長稍大於或等於眼徑。口大,上頜達眼後方;主上頜骨的末端不膨大。鰓蓋骨的後方有一尖棘,有時會被皮膚覆蓋。體被圓鱗;頭部完全無鱗,無側線。背、臀鰭很長,但不與尾鰭相連。背鰭鰭條數78-91;臀鰭鰭條數 58-69;尾鰭鰭條數 12。體褐色,鰭透明而具橘色光澤。
小眼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細長,側扁。前端的鼻孔約位於眼睛和上吻的中間;吻及下頜有許多黑棕色的小乳突。無鬚。眼小,吻長大於眼徑。口大,上頜達眼後方;主上頜骨的末端膨大。鰓蓋骨的後方有一尖棘,有時會被皮膚覆蓋。體被圓鱗;頭部則只有頰部有鱗,無側線。背、臀鰭很長,但不與尾鰭相連。背鰭鰭條數 75-79;臀鰭鰭條數 63-64;尾鰭鰭條數 16;縱列鱗數80-90;發育完整之鰓耙數 0-3;脊椎骨數 12+31。本種目前僅發現於西中大西洋,是否為雙鬚(Dinematichthys iluocoeteoides)之誤鑑仍需一步之研究。
黑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圓而延長,尾部則是側扁。在鰓蓋骨的後面有一尖銳的硬棘,其前鰓蓋骨的下方則有2根小棘。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鰭部位,相癒合在一起,背鰭鰭條數92-96,臀鰭鰭條數73-78;腹鰭位於喉部,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尾鰭鰭條數8。體背側、背鰭、尾鰭和臀鰭的顏色為淡褐色,上面則有許多不同大小的白色斑點分布其上,腹部呈灰白色。
臺灣小線深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圓而延長,近尾部處則是逐漸側扁。吻端圓鈍。前鼻孔位於吻部下緣。眼相對較大,眼徑約有標準體長的1.8-2.6%。體被小圓鱗,頭部則只有頰部被有鱗片。雄性具兩對偽交接器,外部較寬大且類似刀鋒的形狀,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後部軟條與尾鰭相連。背鰭鰭條數68-78,臀鰭鰭條數 52-63;腹鰭位於前鰓蓋下方,已經退化成1條延長絲狀鰭;胸鰭鰭條數17-21。體淡褐色。背側顏色較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