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Diptilomiopus leptophyllus Huang, 200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梭形,雌性體長約155μm, 雄性未發現,硬皮板具有前葉,硬皮板網紋為小室狀,形成前端10室,中間6室,後端2室的網紋,背毛瘤及背毛缺乏,前後足的膝節缺乏,前脛節毛及前腿毛缺乏,基節區域光滑,第一基節瘤及毛缺乏,羽爪為複形,具六裂,後體部背板有一不明顯脊起,側毛瘤及剛毛缺乏,性蓋光滑,棲息於薄葉柃木(Eurya leptophylla)葉背上,無明顯為害症狀,分佈於臺灣。本種近似於D. Loropetalis Kuang, 1986。
本鑽井為水平鑽孔,孔口座標為經度121度48分26秒、緯度24度30分43秒;孔口的高程116.789公尺,所在工程地點為台灣東澳區。鑽孔的主要目的是探查五號隧道北口洞口的地層概況。
井口座標為E119°31'19"、N23°21'54",行政區劃分屬澎湖縣望安鄉將軍澳嶼。本座鑽井孔口標高18公尺,鑽探深度為60公尺,科博館目前蒐藏本孔岩心共12箱。主要地層為中新世澎湖層,鑽探所得之岩心有多孔質熔岩、塊狀熔岩、玻璃質熔岩、凝灰岩、粉砂。
本鑽孔為198公尺深的垂直鑽孔,孔口座標為經度121度47分4秒、緯度24度28分32秒;孔口的高程144.519公尺,所在工程地點為台灣南澳區。鑽孔目的主要探查五號隧道主體南澳斷層破碎帶之地層概況。
Syrastrenopsis kawabei Kishida, 199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yrastrenopsis kawabei為台灣特有種,目前尚無正式中文名稱。成蟲體紅褐色,前翅具二暗褐色中、外線,基部至外線外部之顏色略帶灰白色,翅緣毛明顯。
B-21井口位於N 22°35'36"、E 120°58'5",在台東縣金峰鄉的布查其蘭。本座鑽井的孔口標高為138.59公尺,鑽探深度為60公尺;所得岩心的岩性有沖積層、變質砂岩、板岩等。
Coloana arcuata Dworakowska, 198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loana arcuata 一般為黃褐色。眼黑色。頭冠淡黃色,中央黃褐色。前胸背板及小盾板黃褐色。前翅端部圓鈍,白色略呈黑褐色,半透明。顏面及胸部腹面淡黃色。腹部黑褐色。前胸背板前緣向前突出,後緣則呈平直。小盾板三角形,橫刻近端部。其寄主植物為茄冬(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本種敘述主要參考蔣中柱 (1989) 及 Dworakowska (1981) 發表之文獻內容。
本鑽孔為160公尺深的垂直鑽孔,孔口座標為經度121度47分7秒、緯度24度28分42秒;孔口的高程305.051公尺,所在工程地點為台灣南澳區。鑽孔目的主要探查五號隧道主體可能的破碎帶之地層概況。
國道東部公路蘇澳花蓮段 PA-1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11號井的經緯度為:N 24°33’38”、E 121°49’22”,也就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猴椅山山腳。本鑽孔施工日期為民國87年7月6日 ~ 21日,孔口高程為378.46公尺,鑽探深度300公尺,岩心提取率皆90%以上。鑽探岩心目的在提取岩心,並了解猴椅山斷層對區域岩層的影響。
B-11井口位於N 22°31'47"、E 120°42'15",在屏東縣來義鄉2號隧道西口附近。本座鑽井的孔口標高為364.05公尺,鑽探深度為100公尺;所得岩心之岩性有礫石層、黑色板岩、變質砂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