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Quedius (Raphirus) sha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shan 體色從磚紅色至磚紅棕色,頭亮黑色至在後端三分之二處具亮黑色斑點,使複眼旁之條紋和上頰色淺,前胸背板有些區域變暗,有時全部暗色,從暗棕色至亮棕黑色,但邊緣除外,色較淺。腹部明顯具彩虹色彩,附器磚紅色至棕磚紅色,所有脛節中央色暗,但有時前足脛節色較淺。Q. shan 與Q. chang 的差別除了陰莖構造外,還有前翅表面點刻間具微點刻,而與Q. meei不同處除了陰莖構造外,在於頭部與胸部顏色型式不明顯,且腹部背板上的點刻較稀疏。本種發生於2100公尺至略超過3000公尺山區的森林環境中,可於常綠闊葉林中或闊葉林與針葉林之混生林中,在接近小溪或森林滲流處,以篩檢苔蘚、枯枝...
Neoidioscopus chingmeius 體色黃棕色;複眼暗棕色,頭頂在前緣具棕色斑紋;顏面乳白色,前頭楯棕色,後頭楯中央棕色;前翅棕色,爪脈區為黃綠色;前胸背板在複眼後方棕色。N. chingmeius 與東方區之 Busonia 部分種類有些相似,但 Busonia 屬之種類前翅具三角端室,且生殖器構造不同。而 N. chingmeius 的顏色則與台灣 Idiocerinae 亞科之其他種類則完全不同。截至目前為止,本種之寄主植物及相關生物學資料仍未知。本種敘述引用Huang & Maldonado (1992) 之文獻。
Quedius (Raphirus) yan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yann 體色為亮黑色,腹部亮棕黑色,腹部背板側區和端區及腹部末端有些地方色較淺,略呈栗色;頭,前胸背板和前翅具淺青銅綠金屬光澤;腹部略呈彩虹色彩,副器淺,紅棕色。Q. yann 其Q. bih 不同處除了在於陰莖構造外,其前翅較短,且腹部背板第七節柵狀邊緣不具白色端縫。本種可藉由篩檢原始常綠闊葉林或與針葉林混生森林內之大型倒樹上的苔蘚而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Raphirus) per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perng頭亮黑色;前胸背板亮黑色,偶爾在側緣有變異,從色較淡至幾乎整個均為暗紅棕色;前翅亮黑色至紅棕色;腹部亮黑色至亮黑棕色,有些背板端緣和端部顏色有變異,有時顏色較淡,朝向端部形成大範圍的紅棕色;頭、前胸背板和前翅具微弱的青銅金屬光澤,腹部呈現彩虹色彩,副器紅棕色,後足脛節中央平面具些微彩虹色彩,很少有不清楚之黑化。Q. perng 在顏色上稍有變異,雄蟲常有部份標本前胸背板部份或整個顏色較淡,而雌蟲則前胸背板色較暗。Q. perng 發生於約2100公尺至超過3600公尺的山區森林環境中,可於常綠闊葉林中篩檢枯枝落葉和其他森林地表之腐質,枯萎植物和苔蘚中採得標本,或於針葉...
Quedius (Distichalius) li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lin 頭為黑色;前胸背板為亮黑色,沿著側緣有些部份顏色較淡,沿著基緣則有少許部份顏色較淡,偶爾接近基部後側區顏色稍淡,有時則完全暗色,少數前胸背板完全赤棕色,中央具不明顯之暗色區域,前翅赤棕色,棕色至亮黑棕色,偶爾沿著縫線有不明顯的暗色區,但不具明顯之縱向暗色條紋;腹部呈彩虹光澤,暗棕色,亮黑棕色至棕色,大多標本在腹部端部及背板端緣顏色稍淺;小顎鬚和下唇鬚紅棕色,觸角紅棕色,隱約可見向端部變暗,足紅棕色,所有脛節中央平面明顯顏色變暗。本種發生於約3200公尺以上之高海拔山區之森林及亞高山帶植物環境中。標本可於針葉林或混生林中藉由篩檢森林地表腐質,苔蘚,枯萎植物,林下灌木中的腐...
Quedius (Distichalius) me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meng 與台灣Distichalius 亞屬其他兩種可由顏色的不同而區別出來。Q. meng與日本種類Q. annectens非常類似,差別在於生殖器與其他微小的外部特徵差異。本種大多棲息於較高海拔山區約從2200公尺至3200公尺的森林中,但在1100公尺處也曾有採集單一標本的記錄;標本則可於針葉林與落葉性植物混生森林中,或針葉林森林中以篩檢苔蘚、腐爛樹皮、木頭和其他地表腐質而得,有時在灌木林下的腐殖土壤中亦可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
Quedius (Raphirus) cha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chang Smetana, 1995體色為亮黑棕色至亮黑色,頭楯、前翅、前胸背板邊緣顏色及腹部末端顏色較淺,觸角紅棕色。此種棲息於中海拔山區之常綠闊葉林的地面枯枝落葉層中,與類似種類差別在於前翅表面刻點間不再具任何的微小突起。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Raphirus) fangi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fangi 一般體色為亮黑色,頭部黑色,前翅亮黑棕色至黑色,肩區色較淺,觸角紅棕色,向末端顏色漸深。其體型較大,前翅具皺紋般的刻點,腹部背板刻點密度適中。Q. fangi 發現於南湖山、阿里山及太平山山區,本種藉由篩檢枯枝落葉底層或其他腐屑而得到標本。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 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席勒(Friedtoph Schill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