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3.5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仰承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仰人鼻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鼻息」是指鼻子裡呼出的氣,「仰人鼻息」即是依靠別人鼻子裡呼出的氣息生存,用以比喻依靠他人生活。這種用法在《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中就有出現。內容記載東漢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各州郡的首長擁兵自重,互相爭戰。在京師有董卓作亂,袁紹起兵討伐,有不少人歸附他。袁紹的根據地在渤海郡,附近的冀州刺使韓馥見袁紹的勢力漸長,害怕袁紹會來併吞,對他有所戒心,常縮減糧援,想以此削弱袁紹的兵力。後來,韓馥的屬下麴義造反,他出兵鎮壓失敗,袁紹想藉機和麴義結盟,共同對抗韓馥。但謀士逢紀卻勸他說:「要做大事,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冀州地廣物豐,為首的韓馥生性怯懦...
珠米桂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弟久不見〉詩:「有弟久不見,米珠薪桂秋。」又如清代蒲松齡的小說《醒世姻緣傳》第五四回:「及至到了京師,這米珠薪桂之地,數米秤柴,還怕支持不起。」句中便是以「米珠薪桂」比喻京師的物價極高。
不辨菽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辨菽麥」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成公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厲公,葬之于翼東門之外,以車一乘。使荀罃、士魴逆周子于京師而立之,生十四年矣。大夫逆于清原。周子曰:「孤始願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從,將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從君,神之所福也。」對曰:「群臣之願也,敢不唯命是聽?」庚午,盟而入,館于伯子同氏。辛巳,朝于武宮。逐不臣者七人。周子1>有兄而無慧2>,不能辨菽麥3>,故不可立4>。 〔注解〕 (1) 周子:指晉悼公(西元前586∼前558),春秋時晉國國君,名周。襄公曾孫。在位期間施行仁政,大會諸侯,使...
決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處決死刑犯。《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京師決死,蒞以御史、金吾。」
3.處決死刑犯。《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京師決死,蒞以御史、金吾。」
克敦孝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篤行孝道、善行。《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在京師久仰年兄克敦孝行,又有大才。」
篤行孝道、善行。《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在京師久仰年兄克敦孝行,又有大才。」
河北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名。位於大陸地區東部,因地處黃河之北而得名。東瀕渤海,和山東、遼寧兩半島相望,西以太行山和山西、察哈爾為界,南接山東、河南,北有燕山,和熱河、遼寧相鄰,面積約十四萬方公里。清代時為十八省之一,直接隸屬京師所管轄,故舊稱為「直隸」。簡稱為「冀」。
省名。位於大陸地區東部,因地處黃河之北而得名。東瀕渤海,和山東、遼寧兩半島相望,西以太行山和山西、察哈爾為界,南接山東、河南,北有燕山,和熱河、遼寧相鄰,面積約十四萬方公里。清代時為十八省之一,直接隸屬京師所管轄,故舊稱為「直隸」。簡稱為「冀」。
萬世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語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時」相同,都是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首善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都或可以作為模範的地方。《金史.卷三五.禮志八》:「況京師為首善之地,四方之所觀仰。」《續資治通鑑.卷七九.宋哲宗元祐元年》:「學校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從出,非行法之所。」也作「首善之區」。
首都或可以作為模範的地方。《金史.卷三五.禮志八》:「況京師為首善之地,四方之所觀仰。」《續資治通鑑.卷七九.宋哲宗元祐元年》:「學校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從出,非行法之所。」也作「首善之區」。
厲色疾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疾言厲色」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劉寬》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桓帝時,大將軍辟,五遷司徒長史。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再遷,出為東海相。延熹八年,徵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1>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2>,未嘗疾言遽色3>。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注解〕 (1) 典:掌管、治理。 (2) 倉卒:指「急促匆忙」的情況。 (3) 遽色:神色張皇...
發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時,凡應貢舉者,由所在州縣解送至京,稱為「發解」。明清稱鄉試考上舉人為「發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歲發解,連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發解之後,小弟奔走四方,卻不曾到京師一晤。」
唐宋時,凡應貢舉者,由所在州縣解送至京,稱為「發解」。明清稱鄉試考上舉人為「發解」。《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歲發解,連科及第。」《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自高先生發解之後,小弟奔走四方,卻不曾到京師一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