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鰭濕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卵圓形;頭尖;吻尖。頭部被大形鱗片,頰部與鰓蓋具一列大鱗片,眼後具 2列鱗片。口小;齒圓錐狀,上下頜齒單列。D. IX, 10;A. III, 8;P. 12;L.l. 13-15+5-7;G.R. 12-17;尾鰭圓形。體灰褐至紅褐色,頭部與尾柄各具褐色邊之黃色橫帶;背鰭後部、腹鰭與臀鰭各有一淺藍邊之大黑斑;尾鰭具 2-5個小黑點;各鰭皆紅褐色。
長棘鬚銀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腹線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9;A. II,8。體淡紅褐至透明,腹部銀白;體側自吻端貫穿眼部至鰓蓋後緣具一黑褐色縱帶;尾柄具一與瞳孔同大之眼斑。第一背鰭前半部具黑褐色斑塊,第二背鰭具水平縱帶;餘鰭皆透明。
莫三比克脊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略延長而呈橢圓形。吻尖。眼大。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下頜犬齒向外;上頜骨上緣具鋸齒。頰部具鱗4-6列;胸鰭基部內側不具鱗;側線鱗數41-47;側線上鱗列數5。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10;臀鰭硬棘III,軟條10;胸鰭軟條14;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圓形。體一致為銀灰色而帶有黃色光澤,鱗片略具藍緣;體側有時具不顯之暗色斑駁或橫帶。各鰭黃褐色或淡色,有時具不顯之暗色斑點。
多耙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32倍。兩眼間隔平扁。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後緣的下方;上頜骨被鱗。上下頜具多列細齒,外列齒擴大;上下頜前端具2-4犬齒;鋤骨具窄的弧狀齒帶。鰓耙數31。體被中大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平直。軟硬背鰭間具深缺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軟條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分叉,上葉較下葉長,可及體長31%左右。體一致為紫紅色,腹部較淡色;尾鰭下葉末端無白緣。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Lutjanidae)科中的濱亞科(Etelinae)。
腭齒尖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而側扁,背部形又隆起。口端位,下頜稍突出於上頜;上頜骨後端平截並延伸達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鋤骨與腭骨均長有絨毛狀齒帶。鰓耙數8-9+1+19-20-29。前鰓蓋骨後緣具弱鋸齒,隅角處有1根強棘,鰓蓋骨上部有兩棘;下鰓蓋骨僅1長棘。被櫛鱗,鱗後部具小棘。背鰭兩個,稍分離,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第二背鰭鰭條I+8-9;臀鰭硬棘III,軟條5-7;胸鰭長,其末端超越臀鰭起點;尾鰭叉形。體一致為黑色。此類魚之分類地位仍有存疑,Nelson (1994)將此類魚暫列為不確定魚而暫列於真鱸科(Percichthyidae)。
眼斑原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眼大。前鰓蓋骨骨化不完全,外緣平滑,上主上頜骨變形。前鼻孔帶有瓣膜。側線完全,且延長到尾鰭,後部側線鱗細長;體被大櫛鱗22-24。無鋤骨齒。尾鰭圓。D. VII+I,9;A. II,8;P. 16;C. 3-4,8+7,3-4;GR. 14-15 Ll. 25;Head 2.3-2.5 in JSL;Depth 2.6-2.8;Eye 3.8-4.0 in head。第一背鰭後部有大圓斑;背鰭、臀鰭之邊緣白。從眼腹緣到前鰓蓋角有一寬暗帶;另一條狹帶則從眼後緣到側線起點。
細線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D. VII-I,9;A. II,9;P. 14;Pred.S. 3;Ll. 25;GR. 2+11; HL. 2.71; BD. 2.84 in SL;ED. 2.75;SnL. 4.01;IS. 4.34 all in HL。體呈橘黃到淡黃色,體側具縱帶7或8條,明顯較它種多,而且由眼睛向後延伸之縱帶,其末端延伸至尾柄且和同瞳孔一般大之黑色尾斑相接連;各鰭一致為淡黃色。Apogon endekataenia為同種異名。
重胸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高而側扁,呈卵圓形。頭大而高,具大型的黏液腔,外被以薄膜。吻鈍短。眼大;眼眶下緣及後緣具若干條長短不一的骨脊。口前位,斜裂,上頜骨末端達眼後緣下方,下頜骨略突出,在縫合處具一小突起;上下頜細小,絨毛狀;鋤骨及腭骨具齒。鰓耙細長,鰓耙數18-20。鰓蓋骨後緣有一短棘,前鰓蓋骨後下緣具另一強棘。體被小櫛鱗,頭部無鱗;側線約略平直,鱗片較體側其他部份鱗片大約2-3倍,其上有一棘凸;腹鰭與臀鰭間之腹中線上具10-15個稜鱗。肛門緊接於臀鰭起點之前。背鰭單一,無缺刻,硬棘數VI ,最末棘最長,軟條數 13,皆較硬棘長;臀鰭第一硬棘很小,具III +9-10鰭條;尾鰭深叉,上下葉緣尖形。體灰褐色,口腔及...
鳩斑原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圓而側扁。頭大。眼大。前鰓蓋骨骨化不完全,外緣平滑,上主上頜骨變形。側線完全,且延長到尾鰭,後部側線鱗細長;體被大櫛鱗23-25。無鋤骨齒。尾鰭圓。D. VIII-I,9;A. II,8;P. 13-14;Ll. 23-25;GR. 1-2+1+5-8。本種屬小型天竺種類,較大體型只有4cm(TL)。與眼斑原天竺類似,唯本種第一背鰭後部沒有大圓斑。第一背鰭VIII棘退化,且被鱗片蓋住。原記載之夏威夷原天竺(Apogonichthys waikiki)為其同種異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