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影像合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透過影像處理技術,將二個以上不同的影像合製成一個。
加值型網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網路上通行有價資訊稱為「加值型網路」。以基本的電信線路,配合通訊、電腦硬體和軟體,以達成通信、交換資料與交易功能。如語音儲存、家庭銀行、電子郵遞等,都是加值型網路的實例。也作「加值網路」。
脣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軟體動物的感覺器官,如蛤類口旁的瓣狀薄膜,共有二對,分列左右,為感觸食物之用。也稱為「觸脣」。
網路套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套可讓個人電腦可以連上網路的周邊商品。一般網路套件包括:數據機、網路卡、電話線、連線軟體、瀏覽器軟體、幾個小時的免費撥接帳戶等等。
肉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烏賊等軟體動物身上的鰭狀物,主要功能在輔助游泳。
漏斗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軟體動物的器官,形似漏斗。如烏賊頭部腹面所生的噴水管。
海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軟體動物斧足綱瓣鰓目。似蛤蜊而扁平,左右殼色濃淡不同,可製器皿。
筍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軟體動物腹足類筍螺科,棲於暖海的沙底。體呈圓錐形,殼口圓,溝短,因螺塔高,螺層多,其狀如筍,故稱為「筍螺」。
電腦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電腦設備為輔助工具,如繪圖、製作多媒體及使用套裝軟體等,以完成教育目的,此種教育方式並僅只限在資訊教育。
模型的使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訊(輸入),一方面或多方面處理資訊,然後對該資訊採取行動(輸出)。這些資訊處理心理學家說置入電腦中的軟體(程式)決定電腦處理供給它們的資訊的方式;同理,人受到經驗的規劃安排,以某些方式處理資訊。由於這些相似性,許多資訊處理心理學家相信,藉著假定電腦與人處理資訊方式類似,可以習得許多有關人處理資訊的方式。(註1) 學者解釋模型不像理論,模型典型上不是用來解釋複雜的過程;它是用來簡化的,使之更易懂。當弗洛依德使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觀念時,是將之用來描述人類各種交互行為過程的模型。勒溫則是以相同方式運用「生活空間」概念的。對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