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齊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整齊華美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到了三廳,看做戲的場口已經鋪設的齊楚。」《負曝閑談》第六回:「就在一家小客棧裡暫且住下,第二天才衣冠齊楚的來拜會這位老表弟。」
順時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達:通曉。  順應時勢的發展,通曉世事的變化。 出處 用法形容人聰明穎悟,能順應潮流。 例句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一回:[原來這位姚老先生。。。。日下年紀雖已古稀,卻是最能順時達變,所有書院裡的學生,無有一個是最佩服他的。] 同義 反義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口水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唱片界指翻唱他人已唱過的歌曲。詞義由「吃人口水」的意思引申過來。如:「這位王牌歌星最近出了他第一張口水歌專輯。」
村上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觀點村上龍在《到處存在的場所,到處不在的我》後記裡說道:他想將希望寫進小說裡。評價張惠菁:當這位小說家摹寫森冷的世界時,他其實是期待著療癒的。他其實是位疲憊的小說家了。只是我們依然在文字中感覺到他試圖傳導的體熱。他還沒放棄希望。編輯9502112于佳琳
雋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俊清爽。如:「這位男主角果如傳聞所言,容貌雋爽,氣宇不凡。」
渾掄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囫圇吞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囫圇吞棗」原作「渾崙吞棗」。《碧巖錄》卷三記載了一段故事:有位僧人問趙州和尚是否曾親見過南泉大師?趙州打了個比喻,回答說:「鎮州出產大蘿蔔頭。」本來這位僧人問趙州時是別有用心的,想不到趙州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打了比方。這番對答,表面上看來真是無味,直堵人口,害得這位僧人才一開口,卻只換得瞪大眼睛,不知如何接下去。趙州此番回答若是聽在有智慧人的耳內,恰如電光石火,一聞便透徹心靈。否則,想破頭了也不知所云。有人以為鎮州出產大蘿蔔頭,天下人皆知,趙州去參見南泉,也是天下人皆知。這位僧人明知故問,所以趙州才會如此回答,不跟他囉嗦。恰如曾經有僧人問九峰和尚:...
清淨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靜不紛擾,不勉強作為。《西遊記》第二十二回:「不多時,身登彼岸,得脫洪波;又不拖泥帶水,幸喜腳乾手燥,清淨無為,師徒們腳踏實地。」《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這位制臺素講黃老之學,是以清淨無為為宗旨的,平時沒有緊要公事,不輕容易見人。」
小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年輕男孩子的稱呼。[例]請問這位小兄弟,車站要往那兒走?
新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新制定的法律。《韓非子.定法》:「晉之故法未息,而韓之新法又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因這位總督大人很講求新法,頗思為民興利,從他到任七、八年,紡紗局也有了,槍砲廠也有了。」
隔靴之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位僧人向法寶大師請示問題,在問答終了時,大師便問僧人都弄明白了嗎?僧人以「識性無根」回答。大師認為這位僧人並未洞澈領悟,所以說他:「隔靴搔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法》也有「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痒」的說法,是指詩歌的作法要使題旨明晰,不可漫無主題,抓不著重點,意思也是比喻不切實際。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