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渾不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火不思的別名。參見「火不思」條。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渾不似》:「渾不似製如琵,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相傳王昭君琵壞,使胡人重造,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遂以名。《元史》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訛。」
曲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曲折。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曲律竿頭懸草稕,綠楊影裡撥琵。」元.楊訥《西游記》第九齣:「曲彎彎的蓮瓣腳,怎生向溪流曲律坡前去。」
冰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弦的美稱。也指弦樂器。《元史.卷六八.禮樂志二》:「(琴)斲桐為面,梓為底,冰絃,木軫,漆質,金徽,長三尺九寸。」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對面兒似隔著蒼梧迥野,又隔了巫山萬疊,恰便似支楞的把琴上冰絃斷絕。」明.陳與郊《文姬入塞》:「卻緣何抱冰絃,守著夫人砦。」
知其一不知其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知事物的一部分,而不知其他的部分。指對事情缺乏澈底的了解,未能有全面的認識。宋.蘇軾〈上文侍中論強盜賞錢書〉:「比來士大夫好輕議舊法,皆未習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明.高明《琵記.牛小姐諫父》:「夫人,你知其一,不知其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豈可陷親於不義?」也作「知其一不達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
抱子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安享天年的快樂。《晉書.卷一○七.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明.高明《汲古閣本琵記》第一七齣:「上司來時,干我甚事,我自回去抱子弄孫嬉他娘。」
泗州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安徽淮北一帶的劇種。起初全為男演員,二十世紀起,女藝人逐漸出現。伴奏樂器為牛角梆子和土琵。唱詞的規格嚴謹、形式固定,可單獨唱,亦可聯唱。曲調自由,可因人而異。民國三十八年以後,泗州戲音樂變得活潑熱烈,男女都用自然聲,但女腔多在下句末使用向上七度大跳的假聲。曲調具有清新流暢、活潑優美、閃板起唱和連續切分音等特點。參見「拉魂腔」條。
子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女對父母所應盡的職責。《孟子.萬章上》:「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明.高明《琵記.牛小姐諫父》:「試論綱常,豈有子職而不事父母?若重思唱隨之義,當同盡定省之儀。」
裝飾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用來裝飾音符的音,通常依附在音符上很快地演奏,音型通常是固定的,跟它所裝飾的主旋律中的某一音符有密切的關係。為英語embellishment、grace notes、ornaments的意譯。原為演奏者為增添樂曲趣味所作的即興演奏,後亦收入正式樂譜中。例如倚音、震音、迴音、漣音、音等。
青衫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明顧大典作。依據白居易〈琵行〉敷演而成。與馬致遠的青衫淚雜劇故事相似。
買命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買取性命、求寬饒所花的財物。《通俗常言疏證.貨財.買命錢》引《琵記》:「要我饒,拿出買命錢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