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鄧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翻白眼的樣子。形容呆的眼神。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為甚的黃甘甘改了面上,白鄧鄧丟了眼光。」
你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董西廂》卷三:「你咱說謊,我著甚心沒去就,白甚只管久淹蕭寺?」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小娘子,左右這裡無人,我央及你咱。」
呆打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發呆、發的樣子。元.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折:「聽說道荊棘列半日,猛覷了呆打頦一會。」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莫是取命的閻王,殺人的領袖,諕的我呆打頦空張著口,驚急力怕抬頭。」也作「呆答孩」。
呆答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孩,抬頦,本為抬起下巴表莊嚴的樣子,引申為面部沒有表情。呆答孩形容發呆、發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身心一片,無處安排;只索呆答孩倚定門兒待。」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面沒羅,呆答孩,死堆灰,這煩惱在誰身上。」也作「呆打頦」。
裝憨打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裝呆無知的樣子。《金瓶梅》第三七回:「他與了你銀子這一向,還不替他買將來。你這等裝憨打呆的!」
阿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呆愚笨的人。如:「我真是個阿獃,就這麼被詐騙了。」《儒林外史》第九回:「在店裡時,也只是垂簾看書,憑著這夥計胡三,所以一店裡的人都稱呼他是個『老阿獃』。」
傻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愚的人。多見於小說中。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姐姐,我不知他想甚麼哩,世上有這等傻角!」《蕩寇志》第二○回:「兀那漢子有些傻角,不走你的路,只管看我做甚?」
伎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擅長某種技能,遇有機會即急欲表現。唐.張建封〈酬韓校書愈打毯歌〉:「軍中伎癢驍智材,競馳駿逸隨我來。」《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翰林如似醉,把桌上東西這件聞聞、那件嗅嗅,好不伎癢!」也作「技癢」。
獃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的個性。《紅樓夢》第五八回:「寶玉又發了獃性,心下想道:『這雀兒必定是杏花開時他曾來過,今見無花空有子葉,故也亂啼。』」
老爺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北方用語,指稱太陽。中國大陸北方冬天很冷,窮人禦寒的衣物不夠,而盼望太陽的出現,故對太陽有這樣親切的稱呼。如:「風雪停了,老爺兒也從雲層探出頭來,廟口滿是嬉戲的小娃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