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13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與志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
冠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出眾人。如:「他參加書法比賽,書藝冠群,榮獲了第一名。」
據經引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但不久即病死。 (3) 制服:在父母喪期中穿的喪服。 (4) 私謚:古時對道德、功勛、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後常由親屬或門生故吏加以諡號,稱為「私諡」。相對於君主封贈的諡號而言。謚,同「諡」。
伕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役使或擔任苦力工作的人。如:「碼頭的伕役所得微薄而工作很辛苦。」
林羅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83~1657)日本江戶初期的朱子學者,名忠,一名信勝,號羅山,京都人。曾任家康以後四代侍講。著有《大學解》、《論語解》、《儒門思問錄》、《羅山詩文集》等。
千金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諾千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諾千金」原作「季布一諾」。據《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載,漢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樂於助人,很講信用,凡是答應過的事,一定會設法辦到,因此享有盛名。當時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財物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他聽說季布作了大官,就請求竇長君介紹他去見季布。但是竇長君跟曹丘生說季布不喜歡他,勸他不要去,但曹丘生還是央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竇長君勉為其難地答應。曹丘生拿了介紹信就馬上去拜訪季布,見到季布後,就深深作揖,並且說:「楚人有一句諺語說:『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
林投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民間傳說的人物。敘述一名痴心婦人,因丈夫負心離棄,氣憤地在林投樹上自盡,死後冤魂常出沒於林投樹叢,故稱為「林投姐」。
廷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廷試的第一名
觀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配置於少年法庭辦理審訊前的調查、分析及審判後的保護、管束等業務的專任人員。
程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給出行者的路費或禮物。《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便吩咐門子,於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為程敬,著一名皂隸送蘇二於城隍廟居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