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8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紀大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紀大偉‧生平簡介:  紀大偉,1972年生。  台大外文研究所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大學期間曾參加電影社等社團,並開始發表小說創作。在大學四年級時出版第一本譯作。‧寫作風格/走向:  紀大偉被稱為台灣新生代酷兒文學﹝酷兒文學:為一強調差異和傾向於創造新辭的反傳統文學。﹞作家或同志作家,其作品《戀物癖》則被視為酷兒文學的代表作品。‧出版作品:  小說集《戀物癖》、《膜》、《感官世界》  評論集《晚安巴比倫──網路世代的性慾、異議與政治閱讀》  編有文集《酷兒啟示錄──台灣QUEER論述讀本》、《...
手卷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同工異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異曲同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異曲同工」原作「同工異曲」。「曲」指曲調,「工」指巧妙。韓愈是唐代的著名文人,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其登進士第後,曾任國子博士、監察御史等職,卻因直言敢諫,屢次被貶,久久不得升遷。韓愈自認才高,不應受此待遇,因此作〈進學解〉一文自嘲。文中敘述一日國子先生教誨學生說:「學業要精進,就要勤勉;學業之所以荒廢,就是因為嬉戲。」學生卻回說:「老師您如此勤勉向學,作品的旨趣,及得上《莊子》、《楚辭》的宏肆深奧,寫作技巧也如同《史記》般豐富,能力比得上揚雄、司馬相如等人,雖然風格不同,但是技巧造詣是一樣的高明,...
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孝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即召講解。凡國家大事,命孝儒就坐前批答,時宮中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孝儒任副總裁。後調文學博士,奉命與董倫、高遜志等主持京考。=著作=著有《遜志齋集》一書。=思想觀點=由於他調和了道學家和古文家的見解和文論。同時承認「文」與「道」並存的價值,因此在他以後的古文,勢必內涵與形式兼顧,而道學家的作品也必兼具古文的筆法。可見其在文學思想、理論上,直接或間接地對明清文風的影響。=評價=雖然方孝儒為民族、為國家、為正義、為真理、為廣大的眾庶殉難了,但其思想和理想,在五百年後的中華民國實現了。這種實踐一部分是受到西潮的影響...
牽合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作〈災祥略〉。 〔注解〕 (1) 董仲舒:西元前179∼104,西漢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2) 陰陽之學:根據四時、節氣、方位、星象來講人事吉凶的數術。 (3) 《春秋》: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 俛首:低頭。
蔡智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從此備受注目,成為華人世界第一代的網路小說家之首。蔡智恆於2000年從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在成大作博士後研究員。之後他離開生活了十多年的成功大學,改行作老师。目前為立德大學資源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主要作品《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台湾,1998年)(中國大陸,1999年)《7-ELEVEN之戀》(台湾,1999年)《雨衣》 (中國大陸,2000年)《愛爾蘭咖啡》(2001年)《檞寄生》(2002年)《夜玫瑰》(2003年)《亦恕與...
一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群、一輩。「我在外工作時的那一輩朋友,多是相互扶持的好伙伴。」《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此時虞博士那一輩人,也有老了的,也有死了的,也有四散去了的,也有閉門不問世事的。」
聲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
年表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e、value-based、challenging、active、Timeline 參考資料陳國彥博士著。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民國85年3月,頁130-131,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