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先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事情發生前就預先料到的卓越見識。《晉書.卷六○.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名臣》:「其後,北戎講和,西戎納款,而封禪祠祀,蒐講典,靡有虛日,魏公始嘆文靖之先識過人遠矣。」
紙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製的假人。《三國演義》第二回:「但見空中紙人草馬,紛紛地,風雷頓息,砂石不飛。」《紅樓夢》第二五回:「把他兩個的年庚八字寫在這兩個紙人身上,一並五個鬼都掖在他們各人的床上就完了。」
嚴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烈犧牲。《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天時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心忙意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慌亂急切。元.無名氏《貧富興衰》第一折:「看看日影西,漸漸金烏,盼孤村心忙意急,途路艱難訴與誰?」也作「心慌意亂」、「意亂心慌」。
上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縊。將繩子吊在高處,套住脖子自殺。《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不由分說,向虔婆大哭大罵,要尋刀刎頸,要尋繩子上弔,䯼髻都滾掉了。」《紅樓夢》第六九回:「常聽見人說生金子可以死,豈不比上弔自刎又乾淨。」也作「上吊」。
跕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落、落的樣子。《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墯水中。」宋.秦觀〈田居〉詩四首之四:「寥寥場圃空,跕跕烏鳶下。」
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靜止。《南史.卷六六.侯瑱傳》:「夜中有流星于賊營。及旦風靜,琳入浦,以鹿角繞岸,不敢復出。」
缾沉簪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瓶子沉到水底難再尋得,簪子折斷亦難再復合。比喻男女訣別。語出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缾〉詩:「缾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也作「瓶簪折」。
披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撥開雲霧。三國魏.嵇康〈琴賦〉:「天吳踊躍於重淵,王喬披雲而下。」
踢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雜耍技藝。以腳踢或用手撥弄,使物體轉動,不於地的雜技。如踢瓶、弄碗、踢缸等。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秀才,與你這一間幽靜的房兒,隨你自去打筋斗,學踢弄。」元.汪元亨〈折桂令.韜光晦跡〉曲:「會踢弄徒勞手足,使機關枉費心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