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4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芝麻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小形,紡錘狀,白色到淺褐色,上面有褐色細螺紋,部分標本有褐色縱紋,各螺層略微膨脹。殼口橢圓形,外唇肥厚。口蓋角質,褐色。
艾瑞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層扁平形,貼生,老的部份為蠟質, 150-300微米厚。子實層表面木乃伊褐,在KOH下稍微變暗,平滑,老時有裂痕且暴露白色細狀的菌層;邊緣較淡或白色,細狀。菌雙系含類纏繞菌;大部分菌無扣子體,菌層的一些隔含雙扣子體;菌層菌一,結構緻密;多少平行,無色,明顯,相當直,3.5-7微米寬,壁0.5-0.9微米厚,經常披被稀疏至擁擠的結晶,於KOH中逐漸溶解,菌接合偶爾發生;類纏繞菌普遍出現在菌層,無色,分枝豐富,0.8-2微米寬,薄壁。子實層結構緊實,加厚;菌無色,黏結,窄於菌層菌,薄壁;橘黃色樹脂狀物質充滿於次子實層。囊狀體數多,突出大約他們長度的一半,圓柱形,頂端...
粒狀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層扁平形,貼生,膜質,40-100微米厚(不含表面突起)。子實層表面淡土色,顆粒狀突起,泛佈裂痕;表面突起相當擁擠,每公釐大約12-16個,圓錐形,或有著狹窄先端的圓柱形,達100微米高,基部80微米寬;邊緣漸薄,同色,粉狀。菌單系;菌無扣子體菌層由10-20微米厚的底層組成,結構緊實,髓層結構鬆散;菌無色,底層常黏結在一起,多少在髓層分離,2.5-5微米寬,通常稍微厚壁,底層菌的壁達1微米厚。子實層稍微加厚;,菌主要垂直,無色,常黏結,2-3.5微米寬,薄壁或稍微厚壁。囊狀體無。擔子窄棒狀,18-28 × 3.3-4.3微米,四孢型。擔孢子窄橢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薄壁,3....
無囊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疏鬆地平貼,80-150微米厚(不含表面突起),膜質至粉狀。子實層表面白色至灰白色,顆粒狀突起,沒有裂痕;邊緣漸薄,同色,粉狀至蛛網狀。突起相當地小,經常分離,每公釐2-6個,圓錐形,由於突出的菌狀側使得先端稍微地有毛緣。菌單系;菌含扣子體。菌層相當地均一,由相當緻密的髓層組成;菌無色,2-3.5微米寬,薄壁。子實層頗緊實; 菌無色,相當不明顯,菌走向主要為垂直。菌髓結構緊實; 菌主要垂直。菌狀側偶爾出現。結晶散落或充滿於菌髓、菌層、次子實層。無囊狀體。擔子花瓶形,25-42 × 5.5-6.5微米,四孢型。擔孢子橢圓形,腹面平坦,平滑,薄壁或微厚壁,含一...
縫隙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70-130微米厚,膜質。子實層表面白色至象牙黃,平滑,遍布微小裂痕;邊緣相當決然,同色,稍微粉狀至細狀。菌單系;菌含扣子體。菌層由髓層組成,結構鬆散到緻密;菌方向多樣,無色, 2-4微米寬,薄壁。底層菌有時出現。子實層結構緻密;菌主要垂直,無色,2-3微米寬,薄壁。囊狀體經常隱沒,圓柱形,無色,經常披被結晶,30-55微米長,4-6微米寬(不包括結晶),稍微厚壁。擔子花瓶形,常含油滴,22-32 × 4.5-6微米,四孢型。擔孢子橢圓形,腹面稍微彎曲,平滑,薄壁,含油滴,6-7 × 3.9-4.1微米(正模式標本孢子印: × = 6.47 ±0.38 × 4...
近略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多少貼生,50-120微米厚,膜質至近蠟質。子實層表面白色,老時奶油色,稍微紫色是由於微小的分泌點,平滑,無裂痕; 邊緣漸薄,同色或較淡,粉狀至細狀。菌單系; 菌含扣子體。菌層由薄底層及髓層組成,前者有時不明顯,髓層結構相當鬆散;菌無色,3-6微米寬,壁0.5-1微米厚。冠囊體坐落於菌層深處,8-11微米寬,對於頂端球形的囊狀體數多,突出或隱沒,無色,頂端經常覆蓋褐色樹脂狀物質,圓柱形或者一側膨大,有時頂端漸細,30-100 × 7-15微米,壁0.5-1.2微米厚,偶爾有二次隔。擔子花瓶形,20-35 × 6-8微米,四孢型,偶爾有二次隔。擔孢子橢圓形或廣橢圓形,腹...
鰭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延長,纖細,略為側扁。兩眼間距短。口大,端位,吻能伸縮,下頜先端尖突;上頜骨不顯露。上下頜、腭骨及鋤骨上均有小而尖的齒列。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體體被小圓鱗,頭部、頰部及鰓蓋部則近於裸出。背鰭單一,起點在胸鰭起點之後,基底甚長,具V-VII弱棘,軟條數39-41,雄性魚的前方弱棘延長成游離狀;臀鰭和背鰭相對,硬棘I,軟條34-36;腹鰭發育良好,具I硬棘,5軟條;尾鰭呈長卵形。體棕色,身體亦有不明顯的黑斑;側線鱗片的後緣有黑點出現。背鰭、臀鰭後緣及尾鰭近基部處有許多小黑斑,在背鰭和臀鰭上呈長列狀排列,尾鰭上則呈縱列;胸鰭和腹鰭呈黃色。
近球形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多少貼生,近蠟質,120-300微米厚。年輕部份子實層表面象牙黃色,老時淡橄欖黃,KOH下稍微變綠,平滑或稍微微丘狀突起,稀有裂痕;邊緣較淡或白色,漸薄,粉狀或蛛網狀。菌單系;菌無扣子體。菌層相當均一,由髓層組成,靠近次子實層結構緊實,其它部份相當疏鬆;菌多少平行,靠近次子實層有點垂直,黃色或無色,相當明顯,剛直,靠近次子實層有點彎曲,3.5-6微米寬,壁0.4-0.7微米厚,無結晶,菌接合偶爾發生。子實層結構緊實,有點加厚;菌垂直,無色,多少黏結,稍微窄於菌層菌,薄壁。囊狀體數多,突出大約他們長度的一半,無色,鑽形或先端鈍或銳的圓柱形,突出部份披被一層薄結晶,K...
棘櫛眼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11~12;臀鰭:I , 11。胸鰭:19~20。縱列鱗 54~57。背鰭前鱗0。體延長,前呈圓筒型,後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4.7~5.5倍;為頭長的3.1~3.45倍。頭部具6個感覺孔;頰部凸出,具2條水平狀的感覺乳突線,無垂直或放射線狀的感覺乳突線。第一背鰭顯然較第二背鰭高,第1鰭棘延長如,長度長於頭長,標準體長為棘長的3.0~3.5倍,但平置後,末端不及尾柄處;尾鰭圓形,與頭長等長。兩腹鰭癒合,但基部無膜蓋,故不形成吸盤狀,末端可延長至肛門位置。頭、體呈乳白色至乳黃色;眼的前方各有1條細長條紋,伸達吻端;吻背有V型條紋;眼後鰓蓋部具有3條放射性狀的短紋...
齒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表面突起間有密集的絨毛,80-150微米厚(不含表面突起)。子實層表面奶油色,暖黃色或象牙黃,最初顆粒狀之後成齒狀至針齒狀,鮮少裂痕; 邊緣漸薄,較淡,蛛網狀。表面突起相當擁擠,每公釐4-7個,鑽形,頂端鈍,老時蠟質,100-600 (-800) × 100微米。菌單系; 菌含扣子體。菌層均一,由髓層處成,結構相當鬆散;菌有點垂直,分枝豐富,明顯,2.5-4.5微米寬,壁0.4-0.8微米厚。子實層結構相當緻密,菌䯝有著緊實且垂直排列的菌,充滿黃褐色的分泌物質。囊狀體體有兩種:(1)有隔囊狀體數多,多集中在表面突起的區域,其他地方則稀疏分佈,突出,含0-5個隔,3...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