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物蒙覆頭部。《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詰,滂等皆三木囊頭,暴於陛下。」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六齣:「囊頭三木刑何慘,你足疲指折猶難免。」
蔡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1)字敬仲,東漢桂陽人。和帝時為中常侍。據說他利用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等製造紙張,稱為「蔡侯紙」。後因事下獄,自殺身亡。
策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代皇帝任免官吏,書於竹簡,稱為「策書」。《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讀策書畢,中常侍持皇太子璽綬東向授太子。」
貂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中常侍所戴的帽子。後以宦官為中常侍,故稱宦官為「貂璫」。
期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漢代設置,職掌皇帝出入護衛之事。《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八九月中,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隴西、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
竊幸乘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各種手段獲得皇帝的寵信與喜愛,並作威福。《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中常侍張讓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
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遞、傳送。《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臣聞漢家舊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書事,黃門侍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
一斛涼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孟伯郎以葡萄酒一斛賄賂中常侍張讓,得拜涼州刺史。見《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三輔決錄》。後比喻行賄得官。
姓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望的大族。《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臣聞漢家舊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書事,黃門侍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
投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歸降服。《三國演義》第二回:「碩慌走入御園,花陰下為中常侍郭勝所殺。碩所領禁軍,盡皆投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賽兒又留一班投順的好漢,協同正寅守著萊陽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