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填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補足缺額。《元史.卷八三.選舉志三》:「行工部令史與六部令史一體,於應補人內挨次填補。」
挑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起、觸發。《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誰知人心不同,到挑動了家長的一個機括,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
長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言行仁厚或有學問、德行的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室無姬姜,門多長者。」
剪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綹,絲線。剪綹指剪開他人的衣帶以竊取錢財,即扒手。《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仔細看時,袖底有一小孔,那老者趕早出門,不知在那裡遇著剪綹的剪去了。」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令史云)這個是甚賊?(張千云)這是剪綹的。」也作「翦柳」、「翦綹」。
險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一點、幾乎。《三國演義》第八三回:「山坡上馬忠引一軍出,一箭射中黃忠肩窩,險些兒落馬。」《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誰知人心不同,到挑動了家長的一個機括,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
具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官署提出負責的文件。《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要六房中擇家道殷實老成無過犯的,當堂拈鬮,各吏具結申報上司。」《老殘遊記》第一八回:「月餅中既無毒藥,則魏家父女即為無罪之人,可以令其具結了案。」
張養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燈竊讀,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士。後遊京師,獻書於平章不忽木,不忽木見書甚為欣賞,辟為禮部令史,仍薦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親至其家問疾,四顧壁立,嘆曰:「此真台掾也!」遂改授堂邑縣尹,尋拜監察御史。 政治生涯武宗時上疏論時政,言詞過切,當國者不能容之,遂除翰林待制,復構以罪罷之,其品格之高,可以想見。仁宗時應召再出,官至禮部尚書,後以老父年高急待奉養為由,棄官歸隱,所居有泉石花木之勝,優遊其間,雖屢徵不起。文宗天曆二年,關中大旱,人且易子而食,朝廷特派張養浩為陜西行臺中丞。養浩聞命,散其家財以與鎮里貧乏者,即...
蘭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代宮中藏書的地方。西漢以御史中丞掌管,東漢置蘭臺令史,典校圖籍,治理文書。唐代為祕書省的別稱,掌圖書祕籍。《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上》:「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除蘭臺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唐.白居易〈祕書省中憶舊山〉詩:「猶喜蘭臺非傲吏,歸時應免動移文。」也稱為「蘭省」。
輕徭薄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減輕徭役,降低賦稅。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願黎民樂業,做官的皆如卓魯,令史每盡壓蕭曹,輕徭薄稅,免受塗炭者。」也作「輕徭薄賦」。
姦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邪惡。《北齊書.卷六.孝昭帝紀》:「帝性頗嚴,尚書郎中剖斷有失,輒加捶楚,令史姦慝,便即考竟。」也作「奸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