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22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匡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正時弊、挽救時局。《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論曰》:「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
匡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正挽救。《書經.太甲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太史公曰》:「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
規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正、改正。《南史.卷二七.孔靖傳》:「奐在職清儉,多所規正,宣帝嘉之,賜米五百斛,并累降敕書,殷勤勞問。」《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曹憲傳》:「煬帝令與諸儒譔桂苑珠叢,規正文字。」
尸利素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詆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詆毀侮謾。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餔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
媟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玩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於是東方枚皋,餔糟啜醨,無所匡正,而詆嫚媟弄,故其自稱為賦,迺亦俳也。」
資暇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李匡撰,三卷。大抵以考訂舊文,匡正俗謬,與探討事物原由為主。此書可資世人閒暇時閱覽,故稱為「資暇集」。也稱為「資暇錄」。
匡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匡正糾合。指糾合諸侯,一匡天下。《晉書.卷三三.石苞傳》:「夫貞廉之士,未必能經濟世務。是以齊桓忘管仲之奢僭,而錄其匡合之大謀。」《文選.王襃.聖主得賢臣頌》:「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
格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匡正時弊。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從會稽還。」劉孝標注引《恭別傳》曰:「恭清廉貴峻,志存格正。」
拾遺舉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舉過錯、匡正缺失。《漢書.卷四五.蒯通傳》:「先生之於曹相國,拾遺舉過,顯賢進能,齊國莫若先生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