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84.91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參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休假歸來,參拜師長、上司,以示銷假,稱為「參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不止一日,到了學中,參了假,仍舊歸齋讀書。」
朝參暮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晚參拜。形容信仰虔誠。《孤本元明雜劇.洞玄昇仙.第一折》:「想咱人從幼年間出家,朝參暮禮,求慕至道,須有個成道的日子也。」也作「暮禮晨參」。
廟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式結婚,新娘到廟中參拜其夫已死的父母,稱為「廟見」。《禮記.曾子問》:「三月而廟見,稱來婦也。」
乾乾兒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乾燥。如:「乾乾兒的地板,被小孩子弄倒了水杯,變得溼答答的。」
2.親戚往來,未帶禮物,常自歉為「乾乾兒的」;晚輩前來探訪,而無禮物可以贈送,也常自歉為「乾乾兒的」。
末節繁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繁文縟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繁文縟節」典源作「繁文縟禮」,指繁縟的儀式禮節。〈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是元稹代皇帝所擬的詔命,太常博士在唐代主要為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古時天子祭祀祖先和天地,儀式禮節十分複雜,需有專人教授。因此皇帝下詔,任命王永為太常博士,負責在朝廷中教導諸生祭祀、參拜的禮節。後來「繁文縟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出現「繁文縟節」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
告天拜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告上帝,參拜星斗。《六部成語註解.刑部》:「告天拜斗:求告上天,禮拜星斗,妄思非分也。」比喻心中常存有非分的想法。
夕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黄門侍郎每日傍晚時,對著青瑣門參拜,稱為「夕拜」。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五.夕拜》:「漢給事中故事,每日暮時,入對青瑣門拜,故謂之夕拜。」也稱為「夕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