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19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非正途的邪路、歪道。《穀梁傳.隱公元年》:「已廢天倫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
有死無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死也無異心。比喻忠誠不渝,至死不變。《左傳.僖公十五年》:「君子愛其君而知其罪,不憚征繕以待秦命,曰:『必報德,有死無二。』」《舊唐書.卷一二○.郭子儀傳.史臣曰》:「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挾憾以報仇讎,晏然效忠,有死無二,誠大雅君子,社稷純臣。」
大雅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德高尚的人。《舊唐書.卷一二○.郭子儀傳》:「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挾憾以報仇讎,晏然效忠,有死無二,誠大雅君子,社稷純臣。」
割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極刑。將人斬殺後又放進湯鍋中煮。唐.韓愈〈通解〉:「故龍逢哀天下之不仁,睹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進盡其言,退就割烹。」
殊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差別。《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左氏義深於君父,公羊多任於權變,其相殊絕,固以甚遠。」
引經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經據典」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
芻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和豆。指飼養牲畜的草料。《魏書.卷四七.盧玄傳》:「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宋.陳造〈車堰牛〉詩:「君看廟前牲,被繡飽芻菽。」
引經據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經據典」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
引經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經據典」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
據經引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引經據典」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