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臂失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失之交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失之交臂」原作「交臂失之」。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雖然貧困,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依然奮發好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名列於德行科。在《莊子.田子方》中,曾用他們師生為例,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顏淵認為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請教。孔子就向顏淵解釋:「那是因為我循自然運行的腳步前進,本來就沒有固定的一點。你如果用一定的標準要來做比較,當然會和我手臂相擦而過,明明是擦身相近卻難以見面。這就好像所尋找的對象已不在了,你卻拼命去找,和到...
髮指眥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和顏悅色
巧言花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閔子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36~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資料〕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據《全宋詞.柳永》引)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
羽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爵形的盛酒杯,有頭尾,有羽翼。《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顧左右兮和顏,酌羽觴兮銷憂。」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也稱為「羽杯」、「羽巵」。
瞠乎後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瞠乎其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雖然貧困,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依然奮發好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名列於德行科。在《莊子.田子方》中,曾用他們師生為例,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有一天顏淵請教孔子:「夫子走的時候,我也跟著走;夫子快步走,我也跟著快步走;夫子快跑時,我也跟著快跑。可是當夫子奔走速度達到非常快速的時候,我卻只能在後面瞪大眼睛遙望。」顏淵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說什麼,眾人就自然信服;不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
保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擔保、保證。《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去見監督時,千萬和顏下氣,磕頭請安的禮節是廢不得的。只要合中國求館的秀才一樣,保管就可以成功了。」
油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洋的繪畫方法。利用亞麻仁油、核桃油、罌粟油等一類快乾油,調和顏料,繪畫於布、木板或厚紙板上。其特點是顏料有較強的遮蓋力,能充分表現出物體的真實感和色彩效果。
一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個響音。《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當下,姚老夫子便和顏悅色的走到巡捕跟前,尊了一聲巡捕先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