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容悅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臉色溫和、態度歡愉。《鏡花緣》第七一回:「至於每日應分當行的事,即如父母尊長跟前,自應和容悅色,侍奉承歡。」《紅樓夢》第六八回:「那鳳姐卻是和容悅色,滿嘴裡『好妹妹』不離口。」也作「和顏悅色」。
利鎖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資料〕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據《全宋詞.柳永》引)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
巧舌花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附翼攀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於孔門德行科。騫指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2) 惡:音ㄨ,同「烏」。如何、怎麼,表示反問的語氣。 (3) 寢:藏也,湮沒不彰。 (4) 攀龍鱗,附鳳翼:比喻攀附孔子之道。 (5) 巽以揚之:比喻得孔子盛名之助。巽,音ㄒㄩㄣˋ,易經八卦之一,基本卦象為風,此處指風。 (6) 勃勃:輕迅的樣子。
利鞅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資料〕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據《全宋詞.柳永》引)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
利韁名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資料〕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據《全宋詞.柳永》引)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
失交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失之交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失之交臂」原作「交臂失之」。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雖然貧困,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依然奮發好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名列於德行科。在《莊子.田子方》中,曾用他們師生為例,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顏淵認為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請教。孔子就向顏淵解釋:「那是因為我循自然運行的腳步前進,本來就沒有固定的一點。你如果用一定的標準要來做比較,當然會和我手臂相擦而過,明明是擦身相近卻難以見面。這就好像所尋找的對象已不在了,你卻拼命去找,和到...
悅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怡悅的神色。如:「和顏悅色」。漢.枚乘〈七發〉:「客見太子有悅色,遂推而進之。」《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他總是悅色和容,有說有笑。」
花嘴花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花言巧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誠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誠心,沒有誠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誠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誠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
禮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節法度。禮之禁亂,如堤防之止水,故稱為「禮防」。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晉.張華〈輕薄篇〉:「但畏執法吏,禮防且切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