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吞嚥。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低頭增歎詫,到口復嗢。」
人物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氣盛,聲音喧雜。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人物闐,鐘鼓喧譁,不絕十數里。」
神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第九對腦神經,分布於口、舌後等部位,主管味覺、吞嚥及分泌唾液。
喉要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地勢最險要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三○回:「曹營內見袁軍堆築土山,欲待出去衝突,被審配弓弩手當住喉要路,不能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accopharynx ampullaceus (Harwood, 1827)
有胸鰭28~41。後鼻孔開在眼前中線。體延長呈絲狀,側扁,背鰭與臀鰭的尾端軟條上偶有絲狀延長。口部大如囊袋狀,上、下頜延長,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骨齒皆3~4列,無鋤骨。背鰭起點在身體前1/5處附近。脊椎骨數200以上;口裂超過眼之後緣。肛門在背鰭起點稍後。鰓裂側位。體柔軟。體黑色。
大西洋之深層水域。
棲息於深海之中層海域約2,000~3,000公尺。攝食習性與鴨嘴鰻類似,多以甲殼類為主。由於眼小,多以側線系統來追捕餌食。性成熟時,雄性外型有明顯的改變;雌性也有變化如牙齒之退化,但較不明顯。
罕見,無漁業之經濟價值。可以深海中層拖網捕獲。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囊鰓鰻目(Order Saccopharyngiformes)
囊鰓鰻亞目(Suborder Saccopharyngoidei)
鰻科(Family Saccopharyngidae),Swallower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鼻左右兩側通至中耳之鼓室的管子。有平衡鼓膜內外空氣壓力的功能。因發現人為歐斯達氏(Eustacho),也稱為「歐氏管」。
頭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受寒或刺激性食物引起頭部位的發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rypharynx pelecanoides (Vaillant, 1882)
有胸鰭,細小。後鼻孔開在眼之前中線。尾部延長。口部大而寬。上、下頜延長,上頜稍長於下頜。上、下頜骨齒亦呈寬帶狀,無鋤骨。背鰭起點在鰓孔之前,臀鰭起點在1/3體長之前。脊椎骨數101~113;口裂超過眼之後緣;肛門在背鰭起點稍後。體柔軟。體黑色。
所有海洋之溫帶熱帶區之各層水域。
棲息於各層海域約0~3,000公尺。攝食習性與鴨嘴鰻類似,多以甲殼類為主。由於眼小,多以側線系統來追捕餌食。性成熟時,雄性外型有一定的改變雌性則無。
罕見,無漁業之經濟價值。可以深海中層拖網捕獲。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囊鰓鰻目(Order Saccopharyngiformes)
囊鰓鰻亞目(Suborder Saccopharyngoidei)
鰻科(Family Eurypharyngidae),Gulpers,Umbrellamouth Eel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喉、頸部。比喻地勢險要的地方。《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華傳》:「賊欲繞出巡後以擾江淮,巡退軍睢陽,扼東南領。」
腺體--結膜病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腺病毒含有50餘型之病毒組,因腺體--結膜病徵而得名,引起鼻、、眼之病徵,普通稱為感冒。(戴佛香、陳吉平,最新微生物學辭典,1993)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