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36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喀爾喀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在喀爾喀河兩岸的蒙古各部之總稱。自稱為正宗的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後裔。現多居於外蒙古,人口約一百萬。以遊牧、畜牧為主要生活方式。多信仰喇嘛教。
鄂溫克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鄂溫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的人」。其原住地在貝加爾湖一帶,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今分布在輝河、伊敏、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錫尼河東及嫩江支流、興安嶺等處。人口約二萬六千餘。經濟以農、林、漁、牧業為主。社會組織分氏族(哈拉)及家族(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的通古斯語支。信仰以薩滿教為主,亦有信喇嘛教、東正教者。薩滿教為泛靈信仰,每一氏族都以一種鳥為其圖騰。
西藏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西元七世紀起在西藏發展的佛教。為佛教三大傳統之一,以藏文為聖典語言。原只盛行西藏、蒙古,如今弘揚全球。其教學特色在綜合小乘與大乘的波羅蜜多乘、金剛乘,見解上以中觀為究竟,法門則以密續為主流。藏經分《甘珠爾》、《丹珠爾》兩部分,前者指佛語,包括經和律,後者乃是印度佛教大師的論著。主要教派有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四宗。各有嚴密的寺院組織和學經制度。俗稱為「喇嘛教」。
錫伯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東北瀋陽、開原等地,及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等地。所操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使用錫伯文,現多已漢化。族源說法不一,一說是鮮卑後裔,一說屬通古斯族,一說與滿族同源。初居今呼倫貝爾盟海拉爾東南的綽爾河流域,十七世紀中遷至嫩江、齊齊哈爾一帶。十七世紀末,全部被編入滿洲八旗。清高宗乾隆年間,一部分人被編為錫伯營,移防新疆,頗有功績。主要從事農業。信仰多神,少數信奉薩滿教及喇嘛教。
噶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地方政府的內閣或閣員。噶倫係由一喇嘛、一俗官、二軍事長官所組成。也稱為「噶布隆」、「噶布倫」、「噶隆」。
西寧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位於湟水南岸,為青海省省會,康藏公路的起點,是全省政治、交通和農業的中心,又為黃河流域進入青康藏高原的門戶。西南的塔爾寺,是喇嘛教的聖地之一。
呼畢勒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在轉生,即「再來人」之意。譯自蒙古語。指身死之後,能不昧本性,寄胎轉生,復就其前世職位,使靈魂具一新肉體。乃是喇嘛教中活佛傳位的制度。也譯作「呼弼勒罕」。
布達拉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馬爾布里山上,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十七世紀重建。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海拔三千七百多公尺,占地總面積三十六萬餘平方公尺,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為喇嘛及信教群眾頂禮膜拜的聖地。
札什倫布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西藏日喀則城西都布山前的佛寺。為後藏的首寺,班禪喇嘛的駐地。
諾們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喇嘛的名號。意即法王,地位次於呼圖克圖,蒙、藏、青海皆有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