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堵塞不通。《莊子.天地》:「五臭薰鼻,困惾中顙。」唐.成玄英.疏:「惾,塞也。言鼻耽五臭,故壅塞不通,而中傷顙額。」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3>之屬也,其4>敢愛豐氏之祧5>?」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 〔注解〕 (1) 安靖:安定。 (2) 距違:抗拒違背。 (3) 館人:看守館舍的人。 (4) 其:豈、難道,表示反詰。 (5) 豐氏之祧:豐氏宗族的始祖廟。豐氏,公孫段之賜姓為豐,故豐氏即指公孫段的宗族。祧,音ㄊ|ㄠ,遠祖廟。
噫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壅塞而忽通,即吐氣。《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宋.余靖〈過大孤山〉詩:「噫氣專呼吸,橫流以溟漲。」
壅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壅塞堵閉。《左傳.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紅樓夢》第五七回:「此亦痰迷之症,係急痛所致,不過一時壅閉,較諸痰迷似輕。」也作「壅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