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衣冠禽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外表而行同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七齣:「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鏡花緣》第四三回:「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外強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看似強壯,內實虛弱乾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筆大,不解理財之法,今番再幹掉了幾萬,雖不至於像從前吃盡當光光景,然而不免有點外強中乾了。」也作「外彊中乾」。
腦滿腸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壯盛的外表,而無實學。清.納蘭性德〈念奴嬌.無情野火〉詞:「便是腦滿腸肥,尚難消受、此荒煙落照。」也作「腸肥腦滿」。
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指表面的、外在的。[例]這人只重外表形式,不重內在。
苗而不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解釋比喻有才華的人英年早逝而未能成就事業。又比喻有美好的外表而事業無成。 相似詞徒有虛名/虛有其表 相反詞名副其實/名實相副 例句他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令人不禁有苗而不秀之嘆。
羊質虎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是怯弱。比喻空有壯麗的外表,而缺乏實力。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元.汪元亨〈折桂令.厭紅塵拂袖而歸〉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質」。
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因此以依順的方式吸收父母親的行為特質來取悅雙親。依順的認同是超我良心的主要來源,由於認同不只模仿外表行為,同時還吸收了觀念價值,因此教師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審慎注意,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防衛性認同和依順認同關係密切,學生對教師做過份防衛性認同,會產生強大的超我焦慮反應,迫使學生不得不遵守規矩,以或得教師讚賞,因此合作態度是為了討好,努力做功課是為了順從,學生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過度依順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內在的情感和外在的情感無法一致,這種矛盾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也是人格發展的一大障礙...
戲劇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ronts stage)即是面對那些觀眾的演出部分,包括了佈景及個人門面,個人門面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外表和行為舉止。後台(back stage)是前台所隱藏的事實,或是非正式的行為舉止。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戲劇論英文關鍵字:Dramaturgy 參考資料彭懷恩著。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2012年初版,頁22-25,風雲論壇有限公司。
笑裡藏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口蜜腹劍,佛口蛇心,笑面夜叉,綿裡藏針反義:心口如一辨似: 「笑裡藏刀」及「口蜜腹劍」都有外表和善,內心暗藏陰謀的意思。 「笑裡藏刀」側重於形容面容和善;「口蜜腹劍」側重於形容話語甜蜜。 笑裡藏刀 口蜜腹劍 辨似例句 ○ ㄨ 我看他只是表面友善,得小心提防他~。 ㄨ ○ 他是個~的人,你千萬別輕信他的花言巧語,免得吃虧上當。
露出馬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出馬腳」的典源不太容易考訂,就語義來看,這句成語常用來比喻本來隱藏起來的真相洩漏了。也許是古代有這麼一種遊戲,用馬來裝扮成其他動物,外表披上偽裝的外皮,但是因為馬腳沒有掩飾好,所以馬腳一露出來,大家都知道那是馬去偽裝的。在文獻上,類似的情節倒有一個。唐代馮贄的《雲仙雜記》卷九引了唐代張鷟《朝野僉載》中一段「麒麟楦」的故事。這段故事和初唐大詩人楊炯有關。話說楊炯常用「麒麟楦」來取笑在朝為官的人,有人就問他為什麼。楊炯說:「我們在玩麒麟楦時,用驢子來假扮麒麟。把畫了麒麟樣子的外皮往驢子身上一套,從外表看的確很像,但是一把外皮拿掉,到底還是頭驢子啊!缺少內在修養,光穿著光鮮亮麗官服的人不也一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