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4.87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主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漢代光祿勛屬官置有主事,為所屬官員中最優秀者;南北朝時置尚書主事令史,為官署中的事務員,均非正式官職。至金時主事始為正官;明代六部各設主事,官階從從七品升為從六品;清代升為正六品,與郎中、員外郎並列為六部司官。民國初年在各部下亦設主事,職位與現在各部的科員相等。
元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系出元魏,七歲能詩,興定五年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繼承韓柳,結構嚴密。詩主風骨,反對浮豔。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編有中州集。著有《遺山集》、《續夷堅志》。
天下一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家統一。唐.孤獨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當斯時,唐興百三十餘年,天下一家,朝廷尚文。」
膾炙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閩,地約當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頻:即李頻,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睦州壽昌人,累遷至都官員外郎,僖宗時為建州刺史。 (7)方處士干:即處士方干,唐朝時人,生卒年不詳。字雄飛,睦州清溪人。其詩作清潤小巧,為人有清才,隱居鏡湖,日以詩酒自娛。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晁補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知齊州,因修《神宗實錄》失實,貶毫州通判,又貶監處、信二州酒稅。徽宗即位(1101),召回為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兼國子編修。崇寧四年(1105),被蔡京列入“元佑奸黨”309人之內,出知河中府,徙知湖州、密州,再貶主管鴻慶宮。回到老家築“歸來園”以居。徽宗大觀四年(1110),出黨籍,起知達州,改知泗州,卒於官舍。與張耒、秦觀、黃庭堅合稱“蘇門四學士”。詩文俱皆,工書畫,尤工於詞,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水龍吟(別吳興至松江作)水晶宮繞千家,卞山倒影雙溪裏。白蘋洲渚,詩成春晚,當年...
分路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邢巒曰:「此兒竟可,所謂王孫公子,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繫,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主簿。俄為從事中郎。 〔注解〕 (1) 洛陽: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時遷都洛陽。 (2) 豐沛:沛縣豐邑,位於今江蘇省西北,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後人因此稱帝王的故鄉為「豐沛」。 (3) 揚鑣:揚起馬銜,比喻驅馬前進。鑣,馬口中所含的鐵環。鑣,音ㄅ|ㄠ。〔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一五.魏諸宗室列傳.河間公齊》
守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遵守法律、法規。唐.韓愈〈河南令張君墓志銘〉:「歲餘遷尚書刑部員外郎,守法爭議,棘棘不阿。」宋.蘇軾〈省試策問〉三首之二:「昔常袞當國,雖盡公守法,而賢愚同滯,天下譏之。」
吳沃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 吳趼人生於同治五年,廣東佛山人,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18歲離家到上海,曾在茶館做夥計及在江南製造局擔任抄寫工作。於1897年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後主持過《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等,其中尤以《寓言報》最為著名。1906年,擔任《月月小說》總編,發表大量文章,批評時政。其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轟動一時,影響深遠,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專以揭露和譴責社會上的醜惡現象.絕意於仕途,故只能靠賣文為生。一生清貧,卒於19...
柳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福建崇安人。初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也稱為「柳七」。宋代詞家。官至屯田員外郎,世號柳屯田。其詞風旖旎平易,語言通俗,情感率真,多為歌詠太平盛世尋歡作樂的作品。著有《樂章集》。
屯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漢代工部尚書中,有屯田郎中,主管戶口墾田,是屯田官的開始。晉置屯田尚書;南北朝設屯田郎;隋初稱屯田侍郎;唐置屯田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屬工部,掌屯田政令。至清末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