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23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形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中意義不同,發音不同,而只是寫法相同的詞。如同「好」字,讀三聲和讀四聲意義便不同。外國語言同一詞彙也常因重音音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義。同形詞的來源是由於世界上很多文字都不標聲調或重音的結果。
遺臭萬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
斌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質兼備的樣子。《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自此以來,則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之士矣。」也作「彬彬」。
彙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彙集許多文章,分門別類編成的刊物。如:「他正全力蒐集當年度的各類優秀文章,準備出版一系列的彙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