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恩主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南及臺灣地區的當地居民暱稱關羽為「恩主公」。參見「關羽」條。如:「恩主公在民間又稱關公、關帝爺、關夫子等。」
僧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saṁgha的音譯。意為大眾或會議。佛教用以指出家團體。《大智度論》卷三:「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
氣焰熏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大智若愚
玩世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用來表示以不莊重、不嚴謹的生活態度待人處事。但後世使用「玩世不恭」時,表示的不一定是如東方朔那樣大智若愚的生活態度,有時反而是一種消極頹喪、遊戲人間的人生觀。
鳩摩羅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為梵語kumārajiva的音譯,義為童壽。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父籍天竺,而鳩摩羅什則生於西域的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七歲隨母親出家。博讀大、小乘經論,名聞西域諸國。秦弘始三年姚興派人迎入長安,翻譯佛典。共譯出《大品般若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大智度論》、《中論》、《百論》、《成實論》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他的成就,不僅在於系統的介紹般若、中觀之學,在翻譯上更一改過去滯文格義的現象,辭理圓通,使中土誦習者易於接受理解,開闢後來宗派的義海。弟子多達三千人,著名者數十人,其中以僧肇、僧叡、道融、道生最著,稱「什門四聖」。著作不多且多亡佚,有《十喻詩》、《通三世論等傳世》。簡稱為「羅」、「什」。
水月鏡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中像,水中月,見如有色,而無觸等,則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大智度論.卷六》、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景德傳燈錄.卷一四.石頭希遷大師》。〔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六》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揵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據《全唐文.卷七四三.裴休》引)空門正闢,法宇方開。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徒令後學,瞻仰徘徊。■《景德傳燈錄.卷一四.石頭希遷大師》汝等...
三千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千世界」之典源,提供參考。 《大智度論.卷七.釋初品中放光》問曰:「云何為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佛《雜阿含》中分別說:千日,千月,千閻浮提,千瞿陀尼,千鬱怛羅越,千弗婆提;千須彌山,千四天王天處,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千大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名周利。以周利千世界為一,一數至千,名二千中世界。以二千中世界為一,一數至千,名三千大千世界。初千小,二千中,第三名大千。千千重數,故名大千;二過復千,故言三千;是合集名。」
二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大乘和小乘的合稱。佛教宗派中主張自利和眾生空的是聲聞乘,又稱為「小乘」,因為能載度的眾生較少。發願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修行佛道和主張眾生空和法空的是佛乘,又稱為「大乘」,因為能載度利益的眾生較多。《大智度論》卷四:「欲辯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陜小,佛乘廣大。」(2)小乘。因小乘包含聲聞乘和獨覺乘。獨覺乘亦主張自利和眾生空,但由於他的證悟不待他人教導聞法,是自己覺悟的,故稱為「獨覺」。
真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用語。指一切現象都只是概念所構成,沒有實體。《大智度論》卷三一:「復次畢竟空是為真空。」
百丈懷海禪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48‧P.1119b):「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元和九年 (814) 入寂,世壽九十五。敕諡「大智禪師」,塔號「大寶勝輪」。座下以黃檗希運、溈山靈祐居首。其後,宋、元諸帝又諡號「覺照禪師」、「弘宗妙行禪師」。師所訂清規,世稱『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宋儒仿效而創立書院,元明清三朝,更以書院為鄉學,充作養士之所,皆師之賜。  懷海禪學的主要特點,是主張眾生心性本來圓滿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繫縛,就和諸佛無異。有一著名語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