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00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哈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笑或嬉笑。《西遊記》第八八回:「挑著行囊,打著哈哈,師徒們奔上大路。」
茅塞頓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高風勁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時人之所憙?沮1>先聖之成論2>兮,3>名賢之高風4>;忽5>道德之珍麗兮,務6>富貴之樂耽。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於無形?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沮:音ㄐㄩˇ,敗壞、破壞。 (2) 成論:定論。 (3) :音ㄇ|ㄠˇ,超越。 (4) 高風:高超的風範。 (5) 忽:輕視、瞧不起。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
歧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大路歧出的道路。《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兩旁歧途曲巷中,有無數的車馬輻輳,冠蓋飛揚,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疑心生暗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性多疑的人,遇可疑的事,胡亂猜測而信以為真,其實全是心理作用。《西遊記》第三二回:「你看他奔上大路,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變化了跟住他。」也作「暗心生闇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的絲織品。《說文解字.糸部》:「綪,赤繒也。」《左傳.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
亮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時人之所憙?沮1>先聖之成論2>兮,3>名賢之高風4>;忽5>道德之珍麗兮,務6>富貴之樂耽。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於無形?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沮:音ㄐㄩˇ,敗壞、破壞。 (2) 成論:定論。 (3) :音ㄇ|ㄠˇ,超越。 (4) 高風:高超的風範。 (5) 忽:輕視、瞧不起。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旌旗末端像燕尾的裝飾物。通「旆」。《左傳.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唐.孔穎達.正義:「茷即旆也。」
解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除兵陣的圍困。唐.李嶠〈箭〉詩:「漢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圍。」《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從大路去,曹操必有伏兵,可取小路,從西山出滏水口去劫曹營,必解圍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速、快速。《詩經.鄭風.遵大路》:「無我惡兮,不寁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