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64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聊以卒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姑且這樣度過一年。比喻逍遙自在地度日。《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唐.楊烱〈飛鳥縣主簿蕭文裕贊〉:「文裕就列,明經擢第,優哉游哉,聊以卒歲。」後亦指勉強度日。《舊唐書.卷八八.列傳.韋思謙》:「加以讒邪兇黨來俊臣之屬,妄執威權,恣行枉陷,正直之伍,死亡為憂,道路以目,人無固志,罕有執不撓之懷,殉至公之節,偷安苟免,聊以卒歲。」
權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姑且、暫且
團隊工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是必要的,但是要相互說服。例如,師生衝突時,學務處主張要學生在朝會時公開在升旗臺上對教師下跪道歉,姑且不論誰對誰錯,這種懲處方式已幾近於私刑(lynch),不但超出懲處的比例原則,也不顧學童的自尊。就管教學生的效果來看,是用一個更大的錯誤彌補原先的錯誤,教師要的是彌補自己受到的傷害,卻罔顧學生將因此而受到另一個傷害。懲處的目的已偏離,這種情形在校園裡普遍存在,如果不透過輔導團隊加以溝通,將不同的知識納入,整合成一種較合乎人性、教育、兒童權益的輔導做法,校園的不當管教將難以消除。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隊工作英文關鍵字:t...
姑妄聽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莊子.齊物論》:「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後指姑且隨便聽聽,而不全盤相信。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三○.外國.西天功德國》:「按和林為元舊都,何以改稱國,必胡僧賺賞,并德國亦偽造美名,天朝姑妄聽之耳。」
聊以解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嘲,用言行辯解別人對自己的嘲笑。「聊以解嘲」指姑且用言行來遮掩、辯解別人對自己的嘲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這只可算是聊以解嘲的舉動。」也指姑且藉某事物來排解安慰自己。《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好穿兩件窄袖的衣裳,戴上副金絲邊的眼鏡,風流自賞,聊以解嘲而已。」
且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姑且先說。古時說書人結束一個情節,另起一個段落時常用的語詞。章回小說中沿用以發端承接。《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且說那朱溫出澗,取登州路去。」《紅樓夢》第四回:「如今且說賈雨村,因補授了應天府,一下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
置之身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已匡復漢室,但天下尚未統一,還有許多人據地稱王。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總算大致敉平,只剩四川的公孫述和甘肅的隗囂兩股殘餘勢力。公孫述遠在蜀中,不易發動攻勢;魏囂表面上向光武帝稱臣,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表示歸順。因此,光武帝不急於消滅這兩股勢力,希望能讓苦戰多年的將士,好好休養生息一番。於是對將領們說:「現在天下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姑且把消滅魏囂和公孫述兩人的事,置於度外,不加理會吧!」後來「置之度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會。
聊復爾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姑且如此罷了。參見「聊復爾耳」條。《歧路燈》第九五回:「本日演戲佐酒,原是未能免俗,聊復爾爾之意。」
三寸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選二十個人一起去楚國,但挑來挑去只挑到十九人,還剩一個人挑不出來,有個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薦,平原君姑且接納了他。到了楚國,平原君一直不能說服楚王援助趙國。毛遂仗劍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勢,義正辭嚴,氣勢凌人,楚王便答應與趙國訂立盟約。平原君完成任務回到趙國後,讚賞毛遂說:「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我們趙國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呂還要有分量。毛先生三寸的舌頭,真是比百萬軍力還要強大。」自此便一直將毛遂奉為上賓。另外如《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內容則是表述漢高祖劉邦的軍師張良,在協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動了歸隱的念頭。他推薦蕭何擔任丞相,並向劉邦表達自己憑著「三寸舌」成為皇帝的軍師,位極人臣,已達到一般...
低心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低聲下氣」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朱熹1>《童蒙須知.語言步趨》(據清.陳宏謨《養正遺規.卷上》引)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2>,不可高言3>諠鬨,浮言4>戲笑。父兄長上,有所教督,但當低首聽受,不可妄大議論。長上檢責,或有過誤,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隱默,久卻徐徐細意條陳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當是偶爾遺忘。」或曰:「當是偶爾思省未至。」若爾則無傷忤,事理自明。至於朋友分上,亦當如此。 〔注解〕 (1) 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後改字仲晦,晚號晦翁,又號晦菴、紫陽。宋婺源人,僑寓建州。曾講學於建陽考亭,因號考亭,晚築草堂於雲谷山,又號雲谷老人。累官寶文閣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