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34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桓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走上文學之路。陳千武就讀台中一中五年級時,正好逢上日本政府積極推動「改姓名運動」,透過各種管道利誘威嚇,改台灣姓名為日本姓名,陳千武在台中一台校內開始帶頭反抗此政策,因而遭到學校以留校查看懲處,其後陳千武被記以操行成績丙等畢業,無法繼續升學。畢業後,入台灣製麻會做機械工,次年即被徵調為「台灣特別志願兵」,前後四年,經歷太平洋戰爭,並成為戰俘,輾轉於南洋群島的戰場與集中營,至戰後一年,一九四六年,被遣返台灣。這次戰火經驗,不僅在陳千武的左手臂上留下永遠的傷痕,同時也一生烙印在這個殖民地子民的心中。一九四六年六月,即吳濁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威嚇、恐嚇。《漢書.卷一五.王子侯表上》:「坐縛家吏恐猲受賕,棄市。」唐.顏師古.注:「猲謂以威力脅人也。」
逼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辭威嚇加以責問。[例]他什麼都不知道,再逼問也沒有結果的。
石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為官時殘害了不少無辜的人命,人民都想要殺你,只是害怕刑法,不敢動手。現在天下大亂,律法已經失去威嚇的作用,他們還會放過你嗎?」徐公聽了很害怕,又問︰「那你為什麼又說我可以保全性命?」蒯通繼續說道︰「武臣聽說我有點名氣,所以派人來徵詢我的意見,我現在正要去見他。我打算告訴他︰『如果每城池都要直接攻打,並不是最好的戰略,只要按我的方法,就可以不戰而勝。』他一定會問我︰『你有什麼方法呢?』我就要說︰『以范陽為例,這位縣令貪財怕死,早就想要投降了。但是他投降之後,如果你把他殺死,到時各城的官員都會互相傳告,說:范陽縣令雖然投降,仍然不免一死,那還不如堅守。這樣一來,各城都成了金城湯池,難以攻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言辭威嚇,使人恐懼。《說文解字.言部》:「謵,言謵讋也。」
安全感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法,但是自由需要規範以保護每個人的權益。兒童在團體中要獲得安全感,需要了解他人不喜歡被騷擾、羞辱或威嚇。當成人觀察到這些行為時,必須讓使壞者領悟其他孩童的感覺,這是成人扮演一個權威者的角色設立規則的時候。3. 教師連貫性:如果一個孩子到校時遇到陌生人而不是老師怎麼辦?這可能會造成可怕後果,相信老師會在對兒童建立安全感十分重要。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安全感需求英文關鍵字:Need for Security 參考資料廖淑台著。兒童行為輔導, 2011年9月,頁12-9~12-12,禾豐書局有限公司。
鎮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制威嚇。《紅樓夢》第四四回:「也不許勸他,也不用鎮嚇他,只管讓他告去。」
虎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嚇、威嚇。《劉知遠諸宮調.第二》:「李辛著言虎嚇新人,要他做媒。」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三折:「休想道虎嚇的咱家善,併一千合者波休想劉千喘。」
擲級承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擲頭顱戳在長矛上。語本《新唐書.卷一九一.忠義傳上.羅士信傳》:「擊賊濰水上,陣纔列,執長矛馳入賊營,刺殺數人,取一級擲之,承以矛,戴而行,賊皆眙懼,無敢亢。」比喻勇敢善戰,並藉以威嚇敵人,使其不敢反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