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驚天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天動地」原作「隱天動地」。漢朝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他的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司馬相如以〈子虛賦〉得到武帝的賞識。在見到武帝之後,他又寫了一篇〈天子游獵賦〉,也就是〈上林賦〉,獻給武帝,文中藉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個假想人物的對話,大肆鋪陳漢朝「上林苑」的壯麗,以及天子游獵的盛況,文章最後對天子貪戀游獵,荒廢政務,提出諷諫。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天子游獵賦〉,大意是說:秋冬交會時節,皇上乘坐華麗的車子,率領官員、隨從出外校獵。他命令隨身護衛他的侍衛擊鼓,讓獵人出擊,以江河作為圍擋野獸的柵欄,大山當作是瞭望樓,一時間車馬奔馳,像忽然響起的雷聲,聲音...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今山西解縣)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歷朝皆有加封,宋時封為武安王,明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清乾隆間詔改其諡為「忠義」。也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
盲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故事晉人顧愷之,字長康,無錫(今屬江蘇省)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畫家。當時人們稱他有三絕:才絕、畫絕之外、還有癡絕。可見他還是個很有趣的人物。他和當時的南郡公桓玄、荊州刺史殷仲堪等,都互相熟識,並且常在一起閒談。有一次,顧愷之和桓玄,在殷仲堪家裡說笑取樂。他們先說「了語」(以一句話表示一樁事情的徹底了結)。顧愷之先說:「火燒平原無遺燎(以燒光為了)。」桓玄接著說:「白布纏棺竪旒旐(以人死為...
超群絕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滇池,地約在今四川省晉寧縣東,蜀漢改為建寧郡。 (3) 羽:指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美鬚髯,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關聖帝君」。 (4) 董督:監督、管理。 (5) 荊州:地名。漢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處長江中游,三國至南北朝時代是政治、軍事的重地。轄地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省西南部。 (6) 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生卒年不詳。西涼太守馬騰之子。漢末為偏將軍,領騰部曲。進軍至潼關與曹操戰,敗奔漢中,聞...
劉義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等,共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此外,《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著作著有《徐州先賢傳》,編...
出奇致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奇制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孫武,春秋齊國人,字長卿,生卒年不詳,是當時有名的兵法家。著有《孫子》一書,共十三篇,亦稱為《孫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兵書。主要內容在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為歷代談論軍事作戰典籍之祖,被推崇為「兵經」。「出奇制勝」是從《孫子.勢篇》而來,內容大意是說,凡是懂得靈活運用戰術的人,在兩軍交戰時,都是一邊正面和與敵人交鋒,一邊出奇兵襲擊敵人,以取得最後的勝利。所以善於出奇兵、靈活運用戰術的人,他的計謀,就像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般日夜滔滔不停地流著,永不止竭;亦如日月的交替、四時的更迭,循環不已。聲樂不過是宮、商、角、徵、羽五聲,顏...
漸至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漸入佳境」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李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陽縣西)人。唐代詩人。自幼聰穎過人,七歲能辭章,工於詩文。為詩不先立題,喜用奇字異辭,想像力豐富,風格獨特。憲宗時為協律郎。著有《昌谷集》。
鮮廉寡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寡廉鮮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經略夜郎、僰(ㄅㄛˊ)中二地。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軍興法」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了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被徵召行役的人,有的自相殘殺,有的逃跑,這不是為臣者的節操。但這不全是應徵者的罪過,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意思是說父兄們平常沒有嚴格教育,也沒有給子弟樹立表率,才會讓人們缺少清廉、知恥的美...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語:一種類似「聯句」的文字遊戲,指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話。 (5) 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6) 旒旐:音ㄌ|ㄡˊ ㄓㄠˋ,出殯時在靈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7) 危語:類似「了語」的文字遊戲,以危險的事為主題,令人聞而生畏的話。 (8) 轆轤: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