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有一年,漢武帝派唐蒙修治經略夜郎、僰(ㄅㄛˊ)中二地。由於唐蒙徵集民工過多,又用「軍興法」殺了大帥,使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武帝聽到這種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了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被徵召行役的人,有的自相殘殺,有的逃跑,這不是為臣者的節操。但這不全是應徵者的罪過,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意思是說父兄們平常沒有嚴格教育,也沒有給子弟樹立表率,才會讓人們缺少清廉、知恥的美德,而不知羞恥,世風當然也就不淳厚了。後來文...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鑄成的錯誤。 (3) 恃功矜能:依仗功勛,自誇才能。 (4) 關羽:?∼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 (5) 王思政:北周太原祁人,生卒年不詳。魏孝武帝在藩時引為賓客,及即位,以預定策功封祁縣侯。西魏文帝大統年間,宇文泰柄政,信任甚深,授驃騎大將軍,鎮□農。大統四年,築玉壁城,自□農移鎮。後守潁川,抗北齊傾國之師,城破被俘。 (6) 慕容紹宗:西元501∼549,北齊代人。初從爾朱榮,後以軍功封索盧縣侯,累遷并州刺...
子虛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儉,因以風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 〔注解〕 (1) 相如:司馬相如(西元前179∼前117),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亦稱為「馬相如」。 (2) 子虛:司馬相如〈子虛賦〉中的虛構人物,為楚國的使臣。以「子虛」為名,取其虛言義,表所言者皆虛假不真實。 (3) 為楚稱:稱道楚國的盛況。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烏有:司...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6) 相如:即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蜀郡成都人,西元前179∼前117。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詳,陰取而諱稱者,武盡載之。而後世之好為詐者,思欲出武之外亦終不可得。 〔注解〕 (1) 孫武:字長卿,生卒年不詳,春秋時齊人,著名兵法家。吳王闔閭用以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 (2) 奇正: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3) 豫應:預先因應。 (4) 詐:欺騙。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麻衣道者也,希夷素所尊禮云。 〔注解〕 (1) 若水:錢若水(西元960∼1019),字澹成,一字長卿,北宋新安人。官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同知樞密院事。才高識廣,能斷大事,嘗獻策於上,受命撰修《宋太宗皇帝實錄》。卒諡宣靖。 (2) 徐:慢慢地。 (3) 致政:解除政務職責,辭官退休。〔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二之二.樞密錢宣靖公》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丈夫死後不久,寡居的婦女。見「文君新寡」。 (2) 相如:司馬相如(西元前179∼前117),字長卿,西漢成都人。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以〈子虛賦〉為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其賦作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 (3) 之:往。 (4) 徒:只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篆體字書寫。《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下.李華傳》:「華嘗為魯山令元德秀墓碑,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後人爭模寫之,號為『四絕碑』。」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一一:「君恩彀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一定秩序及聯屬關係的整體或組織。如:「世系」、「太陽系」、「直系血親」、「中古音系」。《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賀傳》:「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望風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風披靡」原作「應風披靡」。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漢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因〈子虛賦〉被漢武帝召見,後作〈上林賦〉,描寫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漢武帝見了大喜,遂拜司馬相如為中郎將。〈上林賦〉內容以虛構的人物:楚國子虛先生、齊國烏有先生、漢朝無是公三人的對話,描寫諸侯、天子的遊獵盛況和天子上林苑的豪華壯麗。其中無是公描述漢武帝時的上林苑:地域廣大,山川雄奇,花草繁盛。各種香草遍布在廣闊的大澤,蔓延在廣大的平原之上,迎著微風伏倒,散發著濃烈的芳香。後來「望風披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