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0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核生物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藍綠細菌體沒有鞭毛,但有些絲狀菌體能做顫動及滑行運動。藍綠藻菌只有無性生殖,有些種類會形成厚壁休眠孢子,以度過惡劣環境。(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原核生物界英文關鍵字: Monera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頁63。註2:新編生物學,劉又彰等合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1996,頁58。
雙扇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裂對生呈扇形,而其先端淺裂或深裂成破傘狀。雙扇蕨的葉片除基部有鱗片外,其餘則為光滑。 果實雙扇蕨具有孢子囊群,呈圓形,一般散生於網眼中之游離小脈邊緣,不具孢膜。 應用雙扇蕨可用於庭園美化,亦可作為大型盆栽。藥用則可治療體虛、風濕痛、關節炎等。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66。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32。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雙扇蕨英文關鍵字:Dipteris conjugata Reinw. 相關教...
台灣金狗毛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薄革質,為三回羽狀複葉,羽片具柄,且其基部之兩側不對稱,一側缺少一至三枚小羽片。 果實台灣金狗毛蕨具孢子囊群數對,其生於裂片的凹刻內。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52。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31。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金狗毛蕨英文關鍵字:Cibotium taiwanianum Kuo、Cibotium cumingii Kunze
腎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葉片一般為一回的羽狀複葉,其葉叢生,呈羽片鐮刀形,而其葉片之表面邊緣有銀色密水孔排列。 果實腎蕨以孢子繁殖,而其孢子囊一般群生於側脈的頂端,其胞膜為腎形,故得「腎蕨」一名稱。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56。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40-41。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
蠼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土壤或是枯葉堆裡,有些直接產下幼蟲,雌蠼螋具有高度的母愛特質,會保護卵和幼蟲,以舔拭附在卵上的真菌孢子以保持乾淨,並時時提防敵人的襲擊,防止卵被敵人吃掉,這種保護會持續到卵孵出之後;雌蟲會將食物代會巢內餵養幼蟲,更甚至還會吐出先前吃下去的食物來餵養幼蟲,但等到這些幼蟲長大後,就必須趕緊離巢而去,因為雌蠼螋將視長大後的幼蟲為獵物之一。蠼螋大約需蛻皮五次才會長成為成蟲,每一次蛻皮後,體型就會增大一點,觸角節數也會增多,然後外型就會越來越像成蟲。(註2) 美洲蠼螋美洲蠼螋沒有後翅,有些種類甚至也沒有革質的前短翅,觸角更是少於...
世代交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的生活史中,由孢子體和配子體的交替現象。蕨類生活史的世代交替即甚為明顯。
芒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片通常呈卵狀披針形,屬羽狀複葉,葉質屬革質,業表面為帶光澤之綠色,葉背面則為白色。 果實芒萁一般具有孢子,並以之作為繁殖之用,而芒萁的孢子囊群通常群集而生,生長於末裂片之頂端。 參考書目註1: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92年10月,頁52。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36。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芒萁英文關鍵字:Dicranopteris li...
原生生物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上。其變形體具多核,但無細胞壁,爬行時像一團黏液,做變形蟲運動,能行吞噬作用,其子實體則具有厚壁的孢子,兼具了動植物的特徵。(註2) 金黃藻類主要分布在溫帶的淡水和海水中,包含了黃綠藻、金黃藻等。它們除了有葉綠素外,更富含其他色素,故顏色較偏黃色或橙色。其中矽藻不具鞭毛,細胞壁是由兩個矽質外殼上下合成,殼上有許多細緻的花紋和小孔。當個體死亡後,堅硬的外殼可以保留下來堆積在地層中,成為矽藻土。(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原生生物界英文關鍵字: Protista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
海岸擬茀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茀蕨的葉片一般自地際萌發,疏生,葉緣為全緣,屬一回生羽狀深裂,葉質為革質至厚肉質。 果實海岸擬茀蕨以孢子繁殖,其孢子囊群一般著生於裂片背面中軸的兩側,無孢膜構造。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88。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54。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海岸擬茀蕨英文關鍵字:Phymatosorus scolopendrium (Burm.) Pichi-Sermolli
蘇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蘇鐵科蘇鐵屬,為古老的裸子植物。葉聚生莖頂,羽狀複葉,小葉線形,質地堅硬。孢子葉序頂生,雌雄異株。生長期長且緩慢。多為觀賞用,種子可食用。也稱為「鳳尾蕉」、「鐵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