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2.0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誤學邯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壽陵年輕人因羨慕邯鄲人走路美姿,前往學習,結果爬行回來的故事。見「邯鄲學步」條。01.《文史通義.內篇二.古文十弊》:「文人好奇,易於受惑,是之謂『誤學邯鄲』,又文人之通弊也。 」
利名韁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2) 貫:通「慣」,習慣。 (3) 韁:音ㄐ|ㄤ,繫馬的繩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
娃娃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學步車。
兒童畫常見的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描繪能力的藝術教育觀如素描訓練。 二、臨摹、模仿的藝術教育觀如果畫中透過臨摹、寫生乃至創新的教學步驟,一開始即是以範本為臨摹對象。 三、創造性取向的藝術教育觀即透過藝術教育來達到健全人格發展的目地,其實藝術教育本身除了一般教育目的以外,也應該有藝術教育本質的目地,這種藝術教育觀念可說是台灣美育界的主流。 四、以科學為本位(DBAE) 的藝術教育觀將美勞當作一種學科,由基礎教起逐步深入,而不在屈居於副科的地位,藝術教育即目的而非手段,表現與審美並重。 五、結構性或理智主義的藝術教育觀從藝術的原理和元素兩個像度做結構應...
名繮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2) 貫:通「慣」,習慣。 (3) 韁:音ㄐ|ㄤ,繫馬的繩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
故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故步自封」之典源,提供參考。 1、「故步」:《漢書.卷一○○.敘傳上》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之術。桓生欲借其書,嗣報曰:「……今吾子已貫仁誼之羈絆,繫名聲之韁鎖,伏周、孔之軌躅,馳顏、閔之極摯,既繫攣於世教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昔有學步於邯鄲者1>,曾未得其髣髴2>,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3>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 〔注解〕 (1) 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此典出自於《莊子.秋水》,然「故步」一語,《莊子》原書作「故行」。見「邯鄲學步」。 (2) 髣髴:似乎、好像。 (3) 匍匐:音ㄆㄨˊ ㄈㄨˊ,手足伏地爬行。 2、「自封」:晉.庾闡〈斷酒戒〉(據《藝文類聚.卷七二.食物部....
壽陵忘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壽陵年輕人學步邯鄲,忘掉原有步法的故事。見「邯鄲學步」條。01.唐.羅隱〈謝江都鄭長官啟〉:「海曲迷聲,壽陵忘步,蛇虛畫足,鵠不中心。 」 
利鎖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孔5>之軌躅6>,馳顏、閔7>之極摯8>,既繫攣9>於世教10>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11>?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恐似此類,故不進。」嗣之行己持論如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宋.柳永〈夏雲峰.宴堂深〉詞。 (2) 貫:通「慣」,習慣。 (3) 韁:音ㄐ|ㄤ,繫馬的繩子。 (4) 伏:佩服、信服。通「服」。 (5) 周、孔: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孔子(西元前551∼前...
邯鄲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指仿傚學習的新事物。見「邯鄲學步」條。01.宋.梅堯臣〈依韻和胡武平懷京下游好〉詩:「仲尼好勇非季路,幸依南郡帳,不學邯鄲步。」 
彭瑞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台灣文學年鑑》、《2003台灣文學年鑑》、《2004台灣文學年鑑》、《臺灣文學史論集》、《臺灣文學步道》、《國民文選小說》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