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0.37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煩惱。如:「父親在外終日操勞,只為使一家老小不愁衣食。」
鄉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鄉的土音。《北齊書.卷三五.裴讓之傳》:「楊愔每稱歎云:『河東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無鄉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嗑西北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得不到食物維持生活。《儒林外史》第三回:「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
賀知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們都不認識他,把他當作外來的客人來招呼。他自傷老大,感慨之下,寫下了(回鄉偶書)這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意思是說: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老年才回來,雖然家鄉口音沒有改變,但是兩鬢都已經斑白﹔村里的孩童見了我都不認識,笑著問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回到家鄉後不到一年,賀知章便因病去世,在他多彩的人生旅途上畫上了休止符。★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社出版李炳傑編著「千家詩裡的故事」參考資料 http://w10.loxa.edu.tw/as...
親家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姻家男主人的稱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看看天色大明,店主人仔細一看,乃是自家親家翁,在鄉裡住的。」也稱為「親家老爺」、「親家公」。
少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幼的時候。《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僕少小好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
同甘同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享樂,共同承擔艱苦。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一三齣:「和你同甘同苦,受盡饑寒,誰相道遭磨難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大家老爺事事與人同甘同苦,眾情踴躍,也仗著夫齊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內,便修築得完工。」也作「分甘共苦」、「同甘共苦」。
雌黃信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信口雌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侃侃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帆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棉麻製成的厚粗布。堅固耐用,可做船帆、帳棚等。[例]下過一陣大雨後,商家老闆正在清除擋雨帆布上的積水。
老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與幼小的人。泛指家眷。[例]他們一家老小昨天出門旅遊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