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59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伏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臥在枕上。《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後指病臥在床。《紅樓夢》第五七回:「黛玉伏枕喘息了半晌,推紫鵑哭道:『你不用搥。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
夢寐魂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夢寐以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夢寐以求」這個成語是從《詩經.周南.關雎》中的「寤寐求之」一語演變而來。在《詩經》第一篇〈關雎〉中,描述一個男子在河邊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回家以後,朝思暮想,「寤寐求之」,意思就是說他無論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了,沒有一刻不在想怎樣去尋求佳人,與她締結良緣。後來「夢寐以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願望強烈而迫切。
明珠掌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掌上明珠」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傅玄〈短歌行〉(據《樂府詩集.卷三○.相和歌辭》引)長安高城,層樓亭亭。干雲四起,上貫天庭。蜉蝣何整,行如軍征。蟋蟀何感,中夜哀鳴。蚍蝣偷樂,粲粲其榮。寤寐念之,誰知我情。昔君視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1>,棄我溝渠。昔君與我,如影如形,何意一去,心如流星。昔君與我,兩心相結。何意今日,忽然兩絕。 〔注解〕 (1) 何意一朝:為何忽然有一天。何意,為何、何故。
達權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通權達變」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二》先主上言漢帝曰:「……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凶極逆,主后戮殺,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
感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人恩德,永誌不忘。《聊齋志異.卷一.王六郎》:「別君後,寤寐不去心,遠踐曩約。又蒙夢示居人,感篆中懷。」也作「感銘」。
輸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竭盡忠誠,赤心相待。宋.司馬光〈辭門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得輸肝瀝膽,極竭以聞退,就鼎鑊死且不朽,飲食寤寐不忘此志。」也作「輸肝剖膽」。
焦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慮煩勞。唐.柳宗元〈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復尊號〉詩:「寤寐焦勞,不知所措。」《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三日所進,不敷一日所出,焦勞困苦,竭蹶時形。」
飛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在空中的鳥與沉在水中的魚。《文選.陸機.悲哉行》:「日感隨氣草,耳悲詠時禽;寤寐多遠念,緬然若飛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