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博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往矣。』」(源) 02.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近來有一秀才,姓蘇名秦,此人博古知今,真乃將相之器。」 參考詞語︰披古通今注音︰ㄆ| ㄍㄨˇ ㄊㄨㄥ ㄐ|ㄣ漢語拼音︰pī gǔ tōng jīn釋義︰披,翻閱。「披古通今」猶「博古通今」。見「博古通今」條。 01.南朝梁.簡文帝〈書案銘〉︰「敬客禮賢,恭思儼束,披古通今,察姦理俗。」 參考詞語︰通今博古注音︰ㄊㄨㄥ ㄐ|ㄣ ㄅㄛˊ ㄍㄨˇ漢語拼音︰tōng jīn bó gǔ釋義︰即「博古通今」。見「博古通今」條。 01.宋.劉克莊〈辭免兼殿講奏狀〉:「朝廷多通今博古之儒。」 02.《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和他說到通今博古,他...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三國後期,蜀國名將相繼死亡,才幹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將軍姜維以其作為先鋒。見《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沒有理想人選的時候,只好讓次要腳色擔當大任。《掃迷帚》第二四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踰越、超越。如:「躐等」。《新唐書.卷八三.諸帝公主傳.高宗三女傳》:「有所論薦,或自寒冗躐進至侍從,旋踵將相。」
出將入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外則為大將,入朝則為宰相。指文武全才的高級官員。《舊唐書.卷七○.王珪傳》:「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李靖。」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齣:「平章乃宰相之職,君侯出將入相,官屬不勝欣仰。」也作「出入將相」。
犄角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兩邊彼此呼應,共同夾擊對方。參見「掎角之勢」條。《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吳兵進退兩難,乃分作兩寨,為犄角之勢,與楚將相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排斥。通「擯」。《戰國策.趙策二》:「六國從親以儐畔秦,令天下之將相,相與會於洹水之上。」《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主父偃)游齊諸子間,諸儒生相與排儐,不容於齊。」
大庭廣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多而公開的場合。如:「他常在大庭廣眾間高談闊論。」《新唐書.卷一○四.張行成傳》:「左右文武誠無將相材,奚用大庭廣眾與之量校,損萬乘之尊,與臣下爭功哉?」也作「廣庭大眾」、「廣眾大庭」。
融合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逐漸發展成熟之後,就會成為獨立學科,如生物學、地理學;第二是學校教育的教學科目,如果國語、數學等。將相近的學科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教學科目,就是融合課程。 特色從課程設計的角度來看,融合課程是課程統整的一種方式。課程設計受學科獨立和學科統整兩種典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課程,前者強調學科知識本身的邏輯一貫性,後者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介於其間的課程則兼顧學科的獨立性和關聯性。目前在不同教育階段、不同知識領域,存在著不同類型的課程,在小學以下階段比較偏向統整課程,中學以上,尤其是大學,則以學科導向的課程為主,我國現階...
妖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怪誕的邪說去迷惑眾人。《周書.卷五.武帝紀上》:「洛州民周共妖言惑眾,假署將相,事發伏誅。」《紅樓夢》第六七回:「世上這些妖言惑眾的人怎麼沒人治他一下子。」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氏兒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目錄1 簡介2 內容3 常模與計分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簡介魏氏兒童智力量表這是由魏氏─貝利由智力量表演進而來的,其中一些測驗題目直接取自成人測驗,同時將相同類型的簡易題目加入每一個測驗中。魏氏兒童智力量表於1974年出版,包括12個分測驗,有2個分測驗屬於交替測驗,它在時間允許時才做。魏氏兒童智力量表包括語文量表與作業量表,其實施順序採交錯式,茲列於下:迷津分測驗可由主試者替代密碼測驗,而記憶數字廣度可用以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