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農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牧歌、山歌、村歌
爬山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山歌。大約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分為前山調、後山調。前山調因受蒙古長調影響,旋律顯得遼闊悠長,後山調則較高亢奔放。前者一般流行於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一帶;後者則流行於中部烏蘭察布盟山區武川縣一帶。爬山調歌詞多是即興編作,常以笛子、揚琴、三弦、二胡等樂器伴奏,句子多呈上下句結構,用徵、商、宮、羽調式配合。
相褒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地方戲。原由客家山歌發展出來,後來部分亦用閩南語表演。劇情簡單,專重對唱,屬於即興性的小戲。
村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牧歌、農歌、山歌
三腳採茶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客家人的劇種。由山歌發展而來。最初以一丑、二旦的對唱表演為主,內容簡單,插科打諢,多為即興表演。臺灣光復後,受大陸戲劇影響,內容增加了歷史故事及客族的民間傳說,戲劇規模也擴大。
信天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甘肅、陝西北部及寧夏東北部的山歌。一般為七字一句,兩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長的可達十數段。有兩種曲調:一為音調高亢遼闊;一為曲調平穩。內容以反映愛情、日常生活為主。
北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北方的音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至於塗山歌於候人,始為南音;有娀謠乎飛燕,始為北聲。」
飛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苗族民歌。流行於貴州東南苗族地區。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請出寨游方時唱的山歌。曲調高亢,節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詞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